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短期再生水盆栽试验以及长期再生水灌溉大田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污水处理中心和兰州安宁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再生水进行灌溉试验研究,以兰州地区常见的冷季型草坪品种百斯特草地早熟禾(Barrister)、百胜草地早熟禾(Barvictor),首相黑麦草(Premier)、潘多拉黑麦草(Panterra)、凌志高羊茅(Barlexas)、易凯高羊茅(Easy Care)以及大面积绿化所用的白三叶和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对再生水灌溉处理下各供试植物的生长和生理响应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并对再生水短期和长期灌溉下绿地植物土壤特性进行了分析,为兰州市再生水绿地灌溉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短期再生水灌溉可促进各绿地植物的生长。在灌溉后期再生水能显著提高草坪草叶宽;再生水灌溉能显著提高各草坪草的生长量;再生水灌溉下草坪草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自来水灌溉,对叶片细胞膜透性和根系活力没有显著影响。再生水灌溉下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各光合指标在一定时期均不同程度优于清水灌溉,再生水灌溉后期白三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显著高于自来水灌溉,两种植物Tr、Pn、Ci的变化与Gs密切相关;再生水灌溉对两种绿地植物的荧光参数(Fv/Fm)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与自来水灌溉相比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再生水对绿地植物生长未造成胁迫,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再生水中丰富的营养元素可显著提高土壤速效养分供应,与自来水灌溉相比,短期再生水灌溉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的含量,而总养分含量有一定程度增加;pH有轻微的降低,但未发生显著变化。同时水质中盐离子在土壤中得以积累,土壤中全盐量有显著增加的趋势,但都低于0.1%的界限,仍属于非盐渍化土壤,在短期灌溉下不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危害。(3)长期再生水灌溉大田观测试验发现,再生水灌溉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自来水对照,且与自来水对照之间差异显著(P<0.05)。长期再生水灌溉下土壤全钾和全磷含量显著高于自来水对照,全钠含量未发生显著变化;长期灌溉土壤全盐量未发生显著变化,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草地早熟禾土壤全盐量分别为0.043%、0.036%、0.035%,6年的再生水灌溉未造成土壤盐渍化。再生水运用于绿地灌溉是可行的,合理再生水灌溉能促进植物生长、土壤营养成分增加,不会对绿地植物生长及其土壤造成危害,只要严格控制再生水中有害化学物质、致病微生物数量。目前再生水绿地灌溉具有安全性,可以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