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智能讲解设备的多通道人机交互设计与开发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x2008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研发的智能硬件BaiduEye为媒介,着重研究了头势、手势和语音等通道的交互方式在博物馆场景下的可行性,并利用百度的技术平台搭建了可以操作的实体。目前已经完成了三个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第一阶段:产品调研阶段。通过对博物馆最新讲解设备的调研,笔者发现博物馆讲解设备的设计发展趋向于做自然化体验的自然用户界面设计。自然用户界面设计离不开对用户行为的研究,通过对参观者已有的参观行为和参观者创新的参观行为的深入研究,笔者整理总结了博物馆参观的用户行为库,为之后设计多通道人机交互方案提供指导;第二阶段:产品设计阶段。根据第一阶段输出的用户行为库,在输入端,笔者采用故事版的方法,首先分别从头势、手势和语音三个通道设计人机交互方案,并依照故事版做出体验式原型,进行用户测试与迭代,定性判断各个通道设计方案的体验优劣,然后再进行通道间整合研究,理清产品通道使用逻辑;在输出端,BaiduEye输出听觉信息,与BaiduEye蓝牙连接的手机等设备输出视觉信息。输入端与输出端设计完成,最终得到多通道人机交互方案;第三阶段:技术实现与测试阶段。笔者对前期所设计的多通道交互方案进行技术实现,做出验证式原型并进行用户测试,评估多通道人机交互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定量调整功能参数,然后在技术平台上对产品进行迭代优化,最后在博物馆真实场景下随机让参观者试用,收集用户反馈。通过真实场景试用发现,用户对以头势、手势和语音为基础的多通道交互方式较为认可,认为其优势是使用方便、有趣、科技感十足,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语音识别受环境的干扰而准确性降低等。对此,笔者认为随着人机交互技术的不断发展,包括语音交互在内的多通道人机交互系统将会更加成熟、准确。综上所述,笔者采用基于故事版的体验式原型与验证式原型的设计方法,为博物馆智能讲解设备BaiduEye输出了一套包含头势通道、手势通道和语音通道的多通道人机交互方案,并在实验室场景和博物馆真实场景下完成了可用性测试。
其他文献
为规范企业间的经营活动,防止企业间法律纠纷的发生,根据合同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遇到的诉讼纠纷案例,围绕"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履行、合同的成功保障"这一主线,梳理和分析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00例D级AECOPD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
<正>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内在驱动力,学生只有对知识产生兴趣,才有渴求,才会在兴趣的引导下,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本文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性进
做忠诚的爱国者应是每个大学生的追求,既有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又有报国之才的大学生才能成为忠诚的爱国者。"中国梦"有"铭记历史"、"心中有梦"、"实干兴梦"这三大主题。"中
制定护理部和科室对新护士的培训细则及考核项目,并按计划认真实施。使新护士考核合格率从原来90.47%提高到100%,新护士成绩优秀的比率从21.42%提高到53.85%。由于新护士理论
本文结合“5·12”汶川特大地震对广元千佛崖石窟造成的震损评估工作,介绍了因地震导致的石窟显性“震损”、隐性“震损”及其它潜在隐患的特点、表现形式及调查方法,以及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