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及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多见,本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以3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最高。少数患儿可以出现脑炎、脑膜炎、脑脊髓炎、循环障碍、肺水肿等并发症,其中重症病例多由EV71感染所致,病情进展非常迅速,病死率及致残率高。因此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已经严重的危及儿童生命健康。早期识别重症病例,防止疾病进展,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及致残率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为神经组织所特有,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元的胞体,轴突和树突的胞质中。若神经元发生损伤,神经元破坏、崩解,NSE释放到脑脊液中并可透过功能受损的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血液循环,故血清NSE上升能反映神经细胞的损伤。
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是脑组织细胞内正常成份,肌酸激酶(C K)在人体组织中含有3种同工酶,其中CKBB特异地存在于神经元和星形细胞中。若脑细胞受损,此酶即被释出细胞进入血清和脑脊液(CSF)中。
S-100B蛋白是神经系统的特异性蛋白,在脑组织中含量丰富,以高浓度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星型胶质细胞、雪旺细胞中,当脑细胞受损时,S-100B蛋白可释放入脑脊液,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血液致血清S-100B蛋白水平升高。
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EV71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病例与普通病例及健康儿童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S-100B蛋白的含量活性变化.从而探讨血清NSE、CKBB、S-100B蛋白是否有助于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判断、预后评估,及是否可作为重症病例早期预警的实验室指标,防治及降低危重症的发生。
方法:取2011年3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重症病例50例,普通病例50例,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颁发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对照组20例,为性别和年龄匹配,排除感染及神经源性疾病,于我院行外科手术术前儿童。标本采集与处理:患儿于入院后24~48小时内(病程2~5天),经静脉采血3~4ml,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ELIsA)分别测定血清NSE和S-100B蛋白(μg/L)。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K(IU/L)。再用电泳法测出CKBB峰值的百分比计算出CKBB(IU/L)。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经正态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后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以x±s表示,检验水准α=0.05,P值取双侧概率。P<0.05时认为有显著性差异,否则无显著性差异。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后,如果差异有显著性,只说明总体来说各组均数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再采用DunnettsT3法作样本均数之间的两两比较。检验水准α=0.05,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血清NSE比较;
正态性检验结果:普通组的P=0.60,重症组P=0.36,对照组P=0.65,都可认为近似正态分布。方差齐性检验P<0.01,可以认为方差不齐。F=529.012,P<0.01,表明组间均数差异有统计性。再采用Dunnetts T3法进行均数间两两比较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普通组NSE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重症组NSE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普通组相比重症组NSE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以认为重症手足口患儿、普通手足口患儿、一般儿童中血清NSE水平有差别,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高于普通手足口患儿,普通手足口患儿又高于一般儿童(见Table1)。
2、血清CKBB比较;
正态性检验结果:普通组的P=0.44,重症组P=0.73,对照组P=0.78,都可认为近似正态分布。方差齐性检验P<0.01,可以认为方差不齐。F=994.81,P<0.01,表明组间均数差异有统计性。再采用Dunnetts T3法进行均数间两两比较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普通组CKBB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重症组CKBB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普通组相比重症组CKBB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以认为重症手足口患儿、普通手足口患儿、一般儿童中血清CKBB水平有差别,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高于普通手足口患儿,普通手足口患儿又高于一般儿童(见Table2)。
3、血清S-100B蛋白比较;
正态性检验结果:普通组的P=0.19,重症组P=0.81,对照组P=0.67,都可认为近似正态分布。方差齐性检验P<0.01,可以认为方差不齐。F=423.711,P<0.01,表明组间均数差异有统计性。再采用DunnettsT3法进行均数间两两比较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普通组S-100B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重症组S-100B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普通组相比重症组S-100B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以认为重症手足口患儿、普通手足口患儿、一般儿童中血清S-100B蛋白水平有差别,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高于普通手足口患儿,普通手足口患儿又高于一般儿童(见Table3)。
4、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电图异常与临界异常病例NSE含量比较;
正态性检验结果:脑电图异常组的P=0.28,脑电图正常组P=0.44,都可认为近似正态分布。方差齐性检验P<0.01,可以认为方差不齐。F=637.012,P<0.01,表明组间均数差异有统计性。再采用Dunnetts T3法进行均数间两两比较的结果: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电图异常组血清NSE含量高于脑电图临界异常组,有显著性意义,(P<0.01)。可以认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电图异常病例与脑电图临界异常病例血清NSE水平有差别(见Table4)。
5、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电图异常与临界异常病例CKBB含量比较;
正态性检验结果:脑电图异常组的P=0.62,脑电图正常组P=0.84,都可认为近似正态分布。方差齐性检验P<0.01,可以认为方差不齐。F=831.025,P<0.01,表明组间均数差异有统计性。再采用Dunnetts T3法进行均数间两两比较的结果: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电图异常组血清CKBB含量高于脑电图临界异常组,有显著性意义,(P<0.01)。可以认为重症手足口患儿脑电图异常病例与脑电图临界异常病例血清CKBB水平有差别(见Table5)
6、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电图异常与临界异常病例S-100B蛋白含量比较;
正态性检验结果:脑电图异常组的P=0.45,脑电图正常组P=0.85,都可认为近似正态分布。方差齐性检验P<0.01,可以认为方差不齐。F=534.042,P<0.01,表明组间均数差异有统计性。再采用Dunnetts T3法进行均数间两两比较的结果: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电图异常组血清S-100B蛋白含量高于脑电图临界异常组,有显著性意义,(P<0.01)。可以认为重症手足口患儿脑电图异常病例与脑电图临界异常病例血清S-100B蛋白水平有差别(Table6)。
结论:
1、EV71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时不仅存在神经元损伤,亦存在神经胶质细胞及血脑屏障损伤。
2、正常儿童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S-100B蛋白含量低微,说明其不受其他因素干扰,可作为脑损伤的特异性生化指标。
3、普通病例血清中NSE、CKBB、S-100B蛋白浓度含量也均较正常儿童轻度增高,不排除为EV71病毒已侵袭神经系统,其随时有转变为重症病例的可能,可作为预警指标。
4、EV71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NSE和CKBB、S-100B蛋白浓度均有明显的升高,其血清含量与手足口病患儿病情成正相关,为重症病例的早期诊断、干预及判断预后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