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变载荷作用下LDPE管式反应器残余应力衰减的试验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fuliange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目前在役的超高压聚乙烯管式反应器运行大都超过20年,大多数反应器面临残余应力衰减及剩余寿命需要精确评估的现实课题,因此,研究自增强超高压反应管在疲劳载荷下残余应力衰减的规律,是现实安全生产中急待解决的安全技术问题。超高压聚乙烯管式反应器经过自增强处理后,获得了沿管壁分布的自增强残余应力,使其弹性承载能力提高,同时显著提高了管式反应器的疲劳寿命。然而,当前广泛运用的LDPE管式反应器由于操作压力波动大,操作温度较高且有波动等因素的作用,其残余应力会随操作时间的增加而不断衰减,造成对超高压容器安全生产的严重威胁。前期不少研究者的理论与试验研究表明,自增强残余应力的衰减主要与操作温度水平、温差、交变内压、结构振动和自增强超应变度等诸多因素有关。本文以实际生产中使用的自增强超高压LDPE管式反应器为研究对象,针对开停机交变载荷这一引起自增强残余应力衰减的主要因素,通过模拟交变内压来研究反应管自增强残余应力衰减的规律,同时探讨反应管壁厚方向残余应力衰减与外壁残余应力衰减之间的关联关系,为在线测量提供基础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包括:   ⑴通过机械性能试验及化学成分分析等基础试验获得了反应管材料的基本特征,为理论分析提供基本依据。   ⑵根据Mises屈服条件计算了自增强残余应力沿反应管壁厚的分布,同时利用ANSYS软件对自增强处理过程进行了模拟与分析。   ⑶采用自行设计的超高压疲劳试验装置,结合动态应变应力测试方法,模拟现实工况的交变内压,对三根反应管样品进行疲劳试验,得到8000次、12000次和20632次的疲劳试验数据,并利用ORIGIN软件对疲劳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反应管外壁残余应力的松弛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残余应力松弛主要集中在最初的3000次疲劳过程中,应力松弛率范围在18.3%~53.7%之间。3000次以上应力衰减缓慢。   ⑷利用X射线衍射残余应力测量仪对经过不同阶段疲劳试验的反应管端面残余应力沿壁厚的分布进行了测量,表征了反应管壁厚残余应力的松弛规律,为现场监控在役聚乙烯超高压管式反应器残余应力衰减提供基本依据,为实现超高压管式反应器在线应力监控奠定一定的基础。
其他文献
综掘工作面是粉尘产量很大的一个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几倍甚至是几十倍,极大的威胁了井下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粉尘运移规律的不清晰,导致目前的降
检修输变电设备的主要目的就是确保电网运行安全且可靠,尽量降低电网事故发生率.目前,电力企业一般会选用计划检修与故障检修模式,虽然效果可观,但伴随设备容量明显增加的情
当今世界,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的电子信息行业迎来了春天,目前,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生活,无处不在.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微电子产业已然成为了我国的支柱产业.应用于我国各
水泥熟料冷却机篦板属于高温元件,其主要功能除对热熟料进行冷却和输送外,兼起热回收的作用,在日常生产中经常出现高温失效等问题,频繁损坏及更换,严重制约了生产。针对某水泥厂熟
针对液压设备状态检测、故障诊断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本文以信息融合理论为指导思想,利用虚拟仪器开发平台对液压动力系统多源诊断信息的获取以及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其主要工作如下:1、在课题组前期对液压动力系统信号获取及故障机理分析基础上,对基于虚拟仪器的液压设备多源诊断信息获取实验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实验系统的构建方法和硬件平台的搭建原理,在对多种软件开发平台特性进行对比的基础上,选用La
摘 要:加强水利工程的维护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的使用安全性,使用壽命和水资源利用率。本文针对水利工程运行维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水利工程;渠道;维护  中图分类号:TV69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4-0125-02  1 引 言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和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且它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
大采高综采末采的顶板运动规律和矿压显现规律有其特殊性。在工作面末采阶段,经常采用等压开采措施来避免工作面贯通回撤巷道时顶板来压而造成支架被压死,工作面末采阶段顶板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