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遥感估算及城镇化相互影响研究
【出 处】
:
中国矿业大学
【发表日期】
:
2021年01期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工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状况日益严重,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南方某县为例,首先分析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利用主成分分析/绝对主成分分数受体模型对该县土壤重金属的来源进行了解析,并与北方旱地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进行比较;其次,应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该县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
籽粒蛋白质含量是大麦育种的重要品质指标之一,而QTL定位和基因克隆是蛋白质含量分子遗传改良的基础。本研究以紫光芒裸二棱与澳选3号杂交产生的高代重组自交家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为研究材料,在六个环境下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进行QTL定位分析,并进一步以BC3F2群体为材料,对鉴定出的三个含有环境稳定QTL的染色体区段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筛选重组单株对大麦
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是一种具有促骨活性的天然铁结合蛋白,目前已成为婴幼儿奶粉母乳化的一个必备指标,然而LF的促骨作用机制尚不完善。本研究利用体外成骨细胞模型和体内动物实验模型,明确TGF-β受体以及维生素D受体(VDR)参与调控LF促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过程,并揭示LF在体内促骨生成的作用机制,为完善LF发挥促骨活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本研究首先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证实了
根系是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的重要器官,直接影响作物生长及产量形成。因此遗传改良根系性状对实现作物高产资源高效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报道玉米根构型对耐低磷胁迫有重要作用。然而,在玉米低磷胁迫关键期(苗期),不同种质资源根系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其遗传机制尚不清楚,根系响应低磷的3D构型变化特征尚不明确。本研究利用480份拥有广泛遗传变异的玉米自交系组成的关联群体为试验材料,在田间2个磷水平下,对苗期地上部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