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不仅仅是区域经济、政治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旅游活动中心,并且在旅游活动中扮演着客源地、集散地与目的地三重角色。作为现代旅游的支撑点和主体,城市旅游以现代化的城市设施为依托,城市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周到的服务为吸引要素,而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支撑产业。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城市之间旅游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实现“共生”和“双赢”,城市就必须了解竞争规则,掌握竞争技巧,采取科学的竞争策略。本文以湖北省为例,将选取的13个城市整体上看作一个旅游系统,将各个城市视为系统中的一个生态元,将城市在整个旅游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和角色视为其在系统中的生态位,从而试图打开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的新视角,创新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方法。全文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首先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提出运用生态位理论研究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必要性;其次提出了研究的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等论文设计方面的内容。
第二本部分,相关研究进展。综述了国内外城市旅游竞争力以及生态位理论研究进展,通过分析得出,当前国内外关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对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方法比较单一。此外,目前国内出现的关于旅游业生态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方面,系统的对旅游竞争力进行分析的研究还很少。本文试图从旅游竞争力角度引入生态位理论,以期达到丰富旅游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目的。
第三部分,相关基础理论。在这部分中详细介绍了竞争优势理论、生态学原理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运用生态位理论研究城市旅游竞争力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四部分,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判别。首先,从生态学的角度,对城市旅游生态位进行了定义;其次,确定从旅游生态位重叠度和旅游生态位宽度两个方面对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判别;第三,依据多维度超体积生态位内涵,结合城市旅游业的实际情况本文确定了城市旅游生态位的三维度模型。并根据当前国内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研究成果,确定了城市旅游生态位评价的要素。第四,构建了生态位重叠度与生态位宽度的结构体系和计算方法。
第五部分,实证研究。选取湖北省13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地域单元,进行实证研究。根据旅游生态位重叠度和旅游生态位强度将13个城市分为四种类型:旅游生态位压缩型城市、旅游生态位错位型城市、旅游生态位扩充与加强型城市、旅游生态位开发型城市。并根据四类城市的特点分别提出了对应的基本竞争策略。
第六部分,结论与展望。概括了研究的主要结论、创新点及有待继续深入探讨的方向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