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TIPS术应用不同类型支架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术后在肝功能、肝性脑病、分流道狭窄等并发症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顽固性腹水行TIPS术治疗的患者共77例,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其中单纯覆膜支架组26例,双裸支架组22例,拟Viatorr支架组(长裸+覆膜)29例,对77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随访,分别比较不同类型支架术前与术后门静脉压力变化情况,其随访时间分别为术后1周、1月、3月、6月、12月,观察不同支架置入后在门静脉压力、支架通畅率、肝性脑病发生率、肝功能变化情况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1.77例均成功完成手术,三组共置入支架128个,其中覆膜支架55个,裸支架73个,三组观察对象一般临床资料、术前肝功能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2.术前门静脉压力为42.87±6.29cmH2O,术后门静脉压力降为26.23±4.82cmH2O,门静脉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术前、术后门脉压力在单覆膜支架组、双裸支架组及拟Viatorr支架组无统计学差异;3.支架累积通畅率:三组术后在第1月、6月、12月累计的通畅率无统计学差异;4.肝性脑病:肝性脑病的累积发生率于1月、6月、12月行卡方检验,示三组间于1月、6月无统计学差异,于12月具有统计学意义,行四格表检验,单覆膜支架组与双裸支架组及拟Viatorr支架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5.肝功能:术前、术后1周、3月、12月计Child-pugh评分,于三组支架间分别比较术前与术后1周、3月、12月肝功能变化情况,行统计学分析示:三组支架术前与1周、3月均有统计学意义,双裸支架组与拟Viatorr支架组在12月与术前无统计学意义;单覆膜支架组与双裸支架组在术后1周与3月肝功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拟Viatorr支架组在1周、3月、12月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行单覆膜支架置入与双支架(双裸支架和拟Viatorr支架)对比,在门静脉压力、支架通畅率率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2.覆膜支架与双支架(双裸支架、拟Viatorr支架)比较,在远期肝性脑病发生率高。3.TIPS术会造成肝功能受损,术后在肝功能恢复情况上,单纯覆膜支架明显不如双支架,双裸支架较拟Viatorr支架恢复稍差,但在支架狭窄率及肝性脑病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考虑裸支架费用低于明显覆膜支架,在经费欠缺的时候考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