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补偿是针对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语言形式进行转换时造成的语义损失用译入语的语言形式进行补偿的理论。自有翻译以来,翻译补偿这一方法便得以广泛应用。然而,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译界才开始认真对待翻译补偿理论并对其加以理论上的定义和总结。纵观国内外学者对于翻译补偿的看法及研究成果,不难发现他们大多以对等为翻译宗旨,把补偿看成是一种翻译技巧,利用补偿达到译文与原文在某种效果上的对等。在建筑类文本的翻译中,翻译补偿理论的运用显得尤其重要。其一,考虑到译文目标读者的知识水平,译者需要对部分建筑术语、理论、风格、流派及建筑师等做必要的注释;其二,通过分析建筑类文本体现审美效果的文本特征,译者在翻译建筑类文本时不能使用经贸或法律文本的只求表达准确的朴实语言,而应该尽量描述出所译建筑物带给人们的审美感受,使读者如身临其境一般。将翻译补偿理论具体运用到建筑类文本的翻译实践中时,可以采用文内补偿和文外补偿两种方法。前者包括加括号、语义层面的添加词汇和审美层面的添加词汇;后者包括加注释和加图片,其中加注释的补偿方法运用最广泛,对建筑术语、理论、风格、流派及建筑师等的翻译补偿均以加注释的方法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