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民族学的视野研究手机短信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手机作为通讯行业的载体已从简单的通讯工具,发展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随身物品。技术的革新带动着手机用户的增长,通讯用户的剧增也激励着通讯领域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手机的功能也从单一的通讯,发展成为集娱乐、文化、传播为一身的平台。手机短信就是广受手机用户青睐的一项重要功能。从2000年手机慢慢普及,到2011年这期间,手机短信用户成倍增长,覆盖到社会各种阶层,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沟通方式;逐渐手机短信成了老百姓的一种生活习惯,形成了一种新兴文化,而这种形式又创造性的体现了中国汉语的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华当代民族的文化心理与社会化;在这个背景下,手机短信产生了一种新的社会特征,就是由于它所表达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祝福类、口语通信类、沟通表达感情类、人生哲学及感悟类、幽默搞笑类、商业广告类等等。而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文化,必然有其存在的文化价值和特征,它能表达人们社会生活的情感和面貌,在传播方式上也有以大面积流传、创作、传播方式自由性的特点,这都是由手机短信这一特有的传播形式所形成的。生活的快节奏,让人们通过短信的方式,寻找排解、释放紧张情绪的渠道。无论从它的内容与形式,还是从传播方式来看,它都真切的表达了社会生活的面貌和人们生活中的情感世界。作为传播媒介的渠道,它给社会带来了很多积极影响,当然,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在短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的沟通方式下,也隐藏着手机短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垃圾短信、诈骗短信、祝福信息的泛滥、弱化人际交往、降低沟通的深度等等。本文在对手机短信整理与研究的过程中,本着以民族学理论为支撑,结合目前的文化特色,从文化、影响和治理的角度去研究手机短信文化,将它与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特质相结合,进而解析这种文化现象,并对它所呈现出的文化特征进行梳理和分析,在短信文化改变着人们交往方式和社会习俗的大社会背景下,针对手机短信文化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提出一些见解和解决路径,使短信文化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