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红花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名贵药用植物,上世纪80年代初西红花首先在上海引种成功,以后种植面积逐年扩增。西红花腐烂病是西红花休眠期和生长期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的发生导致西红花产量和品质的下降,严重时减产幅度超过50%以上。本研究以感染腐烂病的西红花球茎为试验材料,对西红花腐烂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并对上市杀菌剂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优选低毒高效农药及其复方制剂。本文以具有腐烂病症状的室内休眠期和大田生长期西红花球茎为试验材料,经病原菌分离与单孢纯化,获得16株细菌和20株真菌,经过致病性检测,证实Crs-5、Crs-7、Crs-103株真菌为西红花腐烂病主要致病菌。采用致病菌形态学观察并结合rDNA ITS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菌株Crs-5为曲霉属(Aspergillus)的巴西曲霉(Aspergillus brasiliensis);菌株Crs-7为镰刀菌属(Fusarium)的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菌株Crs-10为青霉菌属(Penicillium)的桔青霉菌(Penicillium citrinum)。利用平皿法对市购的14种供试农药进行优选,结果表明:对3株致病菌菌丝生长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农药是退菌特、溴菌腈、福美双和克菌丹;对3株致病菌孢子生长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农药是退菌特、福美双和克菌丹。选取这4种农药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含药培养基,进行抑制菌丝生长实验,制作毒力回归方程。经毒力回归方程计算,对于巴西曲霉Crs-5菌株:溴菌腈的抑制效果最好,其EC50最小,为7.77mg.L-1,其次是福美双和克菌丹,EC-150分别为29.76mg.L和26.52mg.L-1;对于尖孢镰刀菌Crs-7致病菌抑制效果最好的是溴菌腈,其EC50最小,为16.17mg.L-1,说明溴菌腈对尖孢镰刀菌Crs-7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次是退菌特和福美双,EC50分别为20.53mg.L-1和29.76mg.L-1;对于桔青霉菌Crs-10抑制效果最好的是溴菌腈,其EC50最小,为16.55mg.L-1;其次是退菌特和福美双,EC50分别为25.88mg.L-1和53.69mg.L-1。筛选出的4种有效农药,根据其作用于菌丝或孢子的不同作用机理,以EC50为基础进行4组复配组合:Ⅰ:福美双+溴菌腈、Ⅱ:退菌特+溴菌腈、Ⅲ:退菌特+百菌清、Ⅳ:退菌特+克菌丹,结果表明:Ⅰ和Ⅳ两组复配药剂对3株致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生长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本实验还研究了4种有效农药和4组复配药剂以及常用农药多菌灵、百菌清对西红花球茎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福美双、克菌丹、百菌清、Ⅲ(退菌特+百菌清)及Ⅳ(退菌特+克菌丹)对西红花球茎的生根均无影响。最终筛选出较为理想的复配药剂为退菌特+克菌丹,综合了Crafts等的按比例混配法(Crafts,1936)和Horsfall方法得出:退菌特与克菌丹的体积比为:4:6、5:5和1:9,对巴西曲霉Crs-5致病菌有增效作用;退菌特与克菌丹的体积比为:2:8和1:9,对尖孢镰刀菌Crs-7致病菌有增效作用;退菌特与克菌丹的体积比为:9:1和1:9,对桔青霉菌Crs-10致病菌有增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