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金融安全早已成为现代国家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核心。随着世界金融发展加速趋向全球化、自由化,国际范围内资本流动加速,新型金融交易方式日新月异,衍生类金融工具层出不穷,金融监管难度升级,由此,金融危机频发,造成损失惨重,严重阻碍了全球经济发展前进的步伐。近年来,各国金融安全维护工作的重心由国家宏观层面逐渐偏向区域性中观层面。但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基础不同,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化明显,宏观金融监管的细化实施需要因地制宜,全面而准确地评估区域内金融安全状况十分必要。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受地理环境封闭的局限与自然资源匮乏的影响,经济基础较为薄弱,金融业发展较为滞后,与东部、中部地区各省市相比差距较大。因此,甘肃省区域内金融安全状况评价指标不能简单套用全国性或其他区域的指标体系,需要在借鉴的基础上做出一定调整,指标的选取要紧紧围绕甘肃省内经济发展与金融运行现实状况,充分考虑到甘肃省金融安全影响因素的差异性与特殊性,方可切实反映出甘肃省域范围内金融安全的真实情况。本文着眼于实体经济和金融行业两大层面,严格依照金融安全的内涵、甘肃省区域内金融发展的现实状况与数据获取的有效性,最终确定了12项指标构建成为甘肃省金融安全状况评价指标体系,使该指标体系具备理论支撑、现实意义与可操作性。在指标体系形成的基础上,采用客观性较强的主成分分析法以确定各指标权重,由此设定了合成金融安全指数的加权求和公式。通过带入甘肃省2004-2016年实际数据完成了甘肃省金融安全指数合成的实证分析,指数走势变化显示出2004-2016年甘肃省金融安全状况总体持续提升,至2016年达到13年来最高水平,但其间略有小幅波动,分别在2005年、2008年和2013-2014年出现3个趋降后回温上升的阶段。同时,本文采用定性分析方法,以甘肃省历年金融运行的实际情况与发展态势作为比较对象,与本文甘肃省金融安全指数值的起伏走势进行对比,观察出二者的一致性,由此验证了本文所合成的甘肃省金融安全指数具备合理性,也证实了所构建指标体系和权重计算方法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