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皮瓣重建阴囊后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变化情况,从凋亡和增殖两方面来探讨皮瓣重建阴囊对兔生殖功能的影响。
方法:以育龄期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皮瓣重建阴囊组)48只、对照组(皮瓣重建阴囊假手术组)24只和空白组18只,建模后的3~8周末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生精细胞凋亡和免疫组化法(SABC法)检测PCNA表达情况;8周末各组分别对未取睾丸活检的12只雄性兔与雌兔配对喂养,观察生育情况。
结果:血清睾酮检测结果:配对前血清睾酮浓度与模型建立前的血清睾酮浓度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凋亡检测结果:实验组在重建阴囊后3~8周内随着时间延长凋亡指数逐渐增加,其凋亡指数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3周末时凋亡指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末时实验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3周末时凋亡指数高于空白组(P<0.05),8周末时与空白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PCNA检测结果:实验组3、4周末时增殖指数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7、8周末时与空白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空白组相比较增殖指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对结果:空白组、对照组配对后对应母兔均受孕生育,平均生育数分别为6.0只、5.92只,两组间生育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配对后对应母兔均未受孕,与空白组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皮瓣重建阴囊导致兔生殖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生精细胞的过度凋亡所致,生精细胞的增殖仅在重建阴囊早期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在后期生精细胞的增殖能力无明显受损伤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