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至2019年底,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商誉总额14432亿元,占当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资产总额2.43%,利润总额的37.93%。如果我国的上市公司发生大面积的商誉减值,将对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利润产生重大影响,如何对商誉价值进行客观和科学评估,事关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与稳定。在我国上市公司商誉价值评估实务中,评估人员依据评估准则指导,常采用收益法中的割差法和超额收益法进行估值。当前的收益法不仅无法将商誉的全部构成要素完整的反映出来,诸如客户关系、市场扩张能力、企业社会形象等,也极容易受到评估人员的主观判断的因素影响,所以,评估人员直接使用以上两种方法进行评估,得出的结果是不准确的。本文的重点是对商誉估值割差法进行优化研究,将采用割差法对案例企业的商誉进行评估,再利用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割差法进行改进。割差法是先利用收益法评估出企业整体价值,该价值减去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和各项有形资产价值后的差额作为商誉评估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本文利用经济利润折现模型计算企业的整体价值。较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模型而言,该方法的计算工作更简便。并且,经济利润作为一项指标还能为企业绩效的评价提供参考依据。企业的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和各项有形资产价值则是根据企业预测未来的总资产和商誉的账面价值来确定,使其考虑到未来资产价值的变化。根据以上方法得到企业整体价值和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和各项有形资产价值的差值作为商誉的初始估值,再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优化。层次分析法通过对商誉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起层次递阶结构,对因素之间的重要程度进行相互比较,从而得到各个因素的权重。根据案例企业在本行业中的表现情况,专家对其商誉的影响因素行的打分。模糊评价法再以矩阵的形式将层次分析得到的打分结果转化为商誉的影响系数。据此对传统方法评估的商誉值进行修正,实现了对商誉评估价值的全面考虑。通过以上的定性分析和定量相结合的计算方式,本研究得到了案例公司的影响系数是84.5%,该系数是较为符合案例公司的客观实际情况。本研究弥补了收益法下使用割差法进行商誉估值未能合理考虑商誉影响因素的不足之处,为割差法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