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酯类药物对绝经后女性抗骨质疏松作用的Meta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antou_2001_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系统评价硝酸酯类药物对于绝经后妇女是否具有抗骨质疏松作用。  方法  以“硝酸酯(organicnitrates)”、“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等为关键词,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Cochrane、CBM、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以及学术会议资料、学位论文等,搜集自建库以来至2013年6月与绝经后妇女应用硝酸酯类药物相关的文献,按Jadad评分标准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44篇,最终有4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579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到实验结束时,实验组的腰椎骨密度变化值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053,95%CI(-0.281,0.174)]。按不同对照组划分的亚组分析示,硝酸酯类药物对绝经后妇女的抗骨质疏松作用优于安慰剂组[WMD=0.07,95%CI(0.05,0.08)];但与阿伦磷酸钠相比无显著差异[WMD=-0.33,95%CI(-0.75,0.09)]。以股骨颈及髋关节骨密度为评价指标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WMD=0.070,95%CI(0.055,0.085);WMD=0.062,95%CI(0.055,0.069)]。  结论  硝酸酯类药物可能对绝经后妇女具有抗骨质疏松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增加股骨颈及髋关节的骨密度,但对腰椎骨密度作用不确切。我们仍需要更多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论证其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  1.研究正常人群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1,VEGFR1)和上皮生长因子受体2(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EGFR2 o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120例老年进展期胃癌(gastric cancer,GC)患者肿瘤组织中Her-2、Ki67、P53的表达状态,研究其与老年患者性别、烟酒史、病理分化程度、体能状态、病变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