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薄荷醇内酯的有机催化合成及其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am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降解聚酯弹性体由于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及机械性能,在组织工程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非晶态的聚薄荷醇内酯(Polymenthide)是由薄荷醇衍生的内酯单体开环聚合制备的,可作为可降解聚酯弹性体的优良软段。目前关于聚薄荷醇内酯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面,关于其交联弹性体的合成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薄荷醇内酯的开环聚合目前均采用金属催化剂进行催化的,但考虑到金属催化剂成本高,性质不稳定及聚合物中的金属残留等问题,其聚合物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而无金属有机催化剂具有使用条件温和、易合成、容易从体系中分离等优点,逐渐成为环内酯开环聚合催化剂的研究热点。本论文致力于聚薄荷醇内酯及其弹性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首次采用有机催化剂环状三聚磷腈碱(CTPB)催化薄荷醇内酯的开环聚合,并采用紫外光固化法制备了聚薄荷醇内酯交联弹性体。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BnOH或甘油作为引发剂,CTPB作为催化剂,研究薄荷醇内酯的开环聚合反应。通过优化聚合条件,证明在80°C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可获得较好的聚合效果,通过改变单体和引发剂的比例,合成了不同分子量的聚合物,最高分子量可达M_n=100.7 kg/mol,但通过MALDI-TOF-MS分析可知,聚合反应中存在酯交换副反应。在聚合体系中引入脲,形成CTPB/脲二元催化体系,酯交换反应得到明显的抑制,聚合以更加可控的方式进行。最终,采用甘油作为引发剂,成功合成出端羟基星型聚薄荷醇内酯。2.采用丙烯酰氯对甘油引发的端羟基星型聚薄荷醇内酯进行端基修饰,通过核磁氢谱分析,聚合物端基成功转化为丙烯酸酯基团。将带有末端双键的星型前体聚合物在紫外光照射下进行固化,成功制备出聚薄荷醇内酯交联弹性体。通过DSC、TGA、拉伸试验、降解试验,证明该弹性体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其机械性能与动物软组织相匹配,且可在碱性水溶液中降解。
其他文献
聚酯行业的快速发展致使上游对二甲苯原料的需求逐年增加。生产对二甲苯的工艺流程会产生微量烯烃,这部分烯烃对后续处理工艺有较大影响,需要脱除。传统白土精制吸附工艺容易
稀土作为工业“维生素”,是国家的发展进程中十分关键的战略资源。其中,离子吸附型稀土为中、重类型稀土,因为储量大,埋藏深度浅的特点,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离子吸附型稀
我国的通用航空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空中交通流量急剧增加,空域资源日趋紧张,通用航空飞行安全受到极大挑战。由于通用航空飞机的飞行控制设备自动化程度受限,难以实
“十三五”时期是遏制污染物排放增量、实现总量减排及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时期,但当前工业污染排放量仍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减排工作任务艰巨。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减排任务,需
针对氯霉素类抗生素使用广泛、危害大、现有处理方法效果有限等问题,基于电化学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开发新型阴极材料,对电还原法处理氯霉素废水的效能和机理进行探究。新型
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可以为移动终端、智能家电、植入式医疗和工业传感器等设备提供丰富的供电场景。传统的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利用线圈之间的近场磁耦合来传输电能,难以同时满足
超薄晶硅太阳电池的应用可以大大减少原材料硅的使用,从而进一步降低太阳电池成本。但超薄晶硅太阳电池的应用也需要克服一些挑战,如硅吸光层厚度减薄带来的光吸收有限,超薄
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海底管道作为主要运输方式的海洋资源开采已经成为获取自然资源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海底环境复杂,管道遭受腐蚀侵蚀,介质泄漏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
藏传佛教寺区景观是青藏高原人文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藏族聚居区旅游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它既有藏民族信仰层面的社会价值,也兼备高原旅游发展的经济价值。所以在当
光伏离网发电系统的光伏规模化阵列布局、占用土地面积、安装检修等各方面均有不同,所以能满足工业和民用不同的耗用电能需求,太阳光伏发电制冷系统,已在诸多国家获得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