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清带汤水提物”的抑菌、免疫调节、活血化瘀的作用,探讨其治疗妇科感染性疾病的药效及机制,为其临床运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采用体外琼脂平板扩散法、试管二倍稀释法和对体内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感染小鼠保护作用等抑菌实验;采用机械损伤加大肠埃希菌感染造成大鼠急性盆腔炎模型;用苯酚胶浆灼烧复制大鼠“血瘀”模型来观察清带汤水提物的抑菌、免疫调节、活血化瘀作用;测定清带汤水提物体外抑菌作用、MIC;将实验大、小鼠随机分为清带汤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和妇科千金片对照组,测定细菌体内感染实验中小鼠的死亡率,盆腔感染中TNF-α、IL-2的浓度及血瘀模型大鼠中TXB2、6-Keto-PGF1α、血液流变学等指标。
结果:清带汤水提物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大肠埃希菌抑菌效果较强,其MIC为0.0085~0.0312 g·ml-1,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为0.0625~0.125 g·ml-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25~0.5 g·ml-1。在对小鼠体内感染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保护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清带汤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药对照组均可显著减少感染小鼠的病死率(P<0.05);盆腔感染大鼠血清中TNF-α含量与模型组比较,高、中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均能使TNF-a的浓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于急性盆腔感染大鼠血清中IL-2的含量,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均高于其含量,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苯酚胶浆复制大鼠“血瘀”模型中,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药组均能降低全血粘度,与模型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TXB2、6-Keto-PGF1α与模型组比较,治疗高剂量组及对照组均能降低TXB2,升高6-Keto-PGF1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低剂量组无统计意义(P>0.05)。
结论:清带汤水提物具有较好的抑菌、免疫调节、活血化瘀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妇科感染性疾病的部分药理学基础,其机制与TNF-α、IL-2的免疫调节作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