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受益人制度研究

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21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保险法》制定于1995年,并分别于2002年10月和2009年2月进行了二次修正。但是,我国《保险法》中的受益人制度依然有很大的完善空间,如受益人的概念、指定、种类等。从国内外立法例来看,台湾和澳门地区的保险受益人制度比较完善;美国的保险受益人制度多由各州保险法做出规定,最高法院的判例也对保险受益人制度的完善发挥了很大作用。如今,我国保险业获得了快速发展,被称之为“朝阳产业”,保险的社会保障作用显得日益重要,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保险利益承受者的保险受益人,必然要与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保险人、法定继承人、被保险人的债权人等多方民事主体发生关系。此外,基于最大诚信和道德风险的考量,保险受益人是否应当具有保险利益也颇具争议。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保险受益人不具有保险利益,将加大保险事故发生的机率,增加保险人的责任风险,因而有违公平原则。本文由前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下面加以简要的介绍。一、前言该分介绍了国内外学界及立法对保险受益人制度的研究状况,介绍了本文的写作要点,分析了《保险法》的缺陷。二、正文部分由三章内容组成:第一章保险受益人制度概述。首先,比较分析了国内外立法例对保险受益人的定义,并对学界的看法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看法。各国立法例及学界的认识分歧,聚焦在保险受益人的使用范围问题上,但是在设定死亡保险受益人的必要性上已经达成了共识。其次,保险受益人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保险利益和保有受益权。其中,主体包括自然人无异议,尽管非自然人受益人主体已经见诸各国立法例,但是也产生了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利用关联公司转移财产、逃避责任、侵害职工利益等。至于保险受益人是否应当具有保险利益,学界说法不一。有的认为不具备保险利益,可以加快民事流转速度;有的认为应当具备保险利益,否则可能会加大道德风险。本文认为后者更加理性化。保险受益人若想在保险事故发生后,成为既得利益者,必须始终保有该受益权,否则将在保险事故发生时权益终止,更谈不上实现保险利益。从立法例来看,美国多数州要求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我国《保险法》并未作此要求。再次,保险受益人的范围,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财产保险受益人和人身保险受益人两类,其中的人身保险受益人又可以分为,死亡保险、伤害保险、健康保险、年金保险等四类。我国台湾地区《保险法》第13条规定:“人身保险,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伤害保险及年金保险。”而我国《保险法》并未对人身保险进行类型划分。最后,保险受益人的产生与变更。保险受益人的产生方式主要包括指定、法定和推定三种,而保险受益人的变更则主要是通过变更指定的方式进行。第二章保险受益人的分类。本章按照不同的标准,将保险受益人分为9对,每对保险受益人都有自己特殊的存在价值。本文以学理及国外立法例为基础,分析比较了我国《保险法》在保险受益人种类方面的得失,对我国保险受益人制度的完善具有一定意义。尤其是法定受益人、推定受益人、非自然人受益人、不可变更受益人这四种类型,在我国《保险法》中尚属空白,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三章我国保险制度的完善。首先,我国保险受益人制度的现状,大体上包括立法体例不够严谨、受益人制度比较简单和立法滞后于保险业的发展等三个方面。其次,我国保险受益人制度的思考,包括保险受益人的概念、种类、产生和变更以及保险受益人的知情权等问题。三、结论该部分对保险受益人制度进行了概括总结,对我国保险受益人制度的完善提出了看法,并对《保险法》的完善进行了思考。
其他文献
文章针对武清行政高层建筑外檐斜柱悬挑架体设计及施工难点,对传统悬挑架体设计及施工进行了升级改进,满足外檐斜柱的施工要求。
<正>本刊讯2008年5月6日,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备受关注的生态城项目总体规划对外公布,生态城选址情况、发展目标、城市定位、经济职能、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
弦乐四重奏是古典主义时期最重要的室内乐形式,它以精致、抒情为本,善于营造出人与人之间亲切对话式的音乐氛围,受到人们的青睐。一个优秀的重奏团体,在面对风格、流派、样式
通过天津市西站建设工程第十二标某地铁站为实例,介绍地铁深基坑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接缝处外侧采用三重管双高压旋喷桩为止水帷幕的施工工艺和质量保证措施,采取的技术、措施
于家堡站交通枢纽配套市政公用工程土建施工第三标段原设计在地连墙接缝外施作2根准800mm@600mm普通旋喷桩,深度40m。通过调查,普通工艺旋喷桩在沿海上软下硬土层条件下,成桩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已经进入了所谓的“城市世纪”、“城市时代”,城市作为生产力空间的载体已日益成为区域经济的核心。一些国际性城市、大都市带、城市群或
近邻传播算法(AP)是近年出现的一种在数据挖掘领域极具竞争力的聚类算法,相比较于传统聚类算法,AP算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规模多类别数据集的聚类,且该算法能够很好地解
现行的风景区空间日容量的计算方法往往大大高估了景区容量。本文以游客在景区中的移动行为为出发点,将景区旅游线路类比为旅游生产线,其中游客为工件、景点为工序。利用旅游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型公共场所和无人看守原始森林的火灾安全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研究者致力于研究如何及早发现火灾,并将火灾消灭在萌芽阶段。传统模
在综合评价中,基于"差异驱动"原理的熵值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之而来的是应用各种无量纲化方法对其进行改进。由于无量纲化方法有其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因此其各自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