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代位诉讼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kham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借鉴域外研究成果、实务经验,为丰富、完善我国代位诉讼理论,制度作出新的努力。为此,笔者在考察代位权及代位诉讼历史演进轨迹和比较分析域外学说、立法例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实际,就代位权、代位诉讼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我国《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提出了修改建议。 本文除序言和结语外,共有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关于代位权及代位诉讼的一般考察。首先,讨论了代位权、代位诉讼的性质。受域外立法例中“间接诉权”、“代位诉权”等提法的启示,对“代位权为实体权利”的观点提出了商榷意见,认为应当将代位权界定为“实体法中程序意义上的权利”;借鉴无因管理的民法学原理,分析了代位诉讼的“无因管理”属性。其次,考察了代位权、代位诉讼制度的历史演进轨迹,揭示了代位权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和功能的发展变化规律。 第二部分:代位诉讼的当事人。首先,概述了当事人适格理论,描述了适格当事人从直接利害关系人扩展到非直接利害关系人,勾勒了代位诉讼和其它诉讼担当的区别。其次,对债权人原告地位的双重属性和次债务人的被告地位作了论述,花了大量笔墨对债务人的诉讼地位进行探讨。主张债务人的诉讼地位因债务人的立场不同而异:如果债务人对代位权有异议,其诉讼地位为共同被告:如果债务人对代位权没有异议,其诉讼地位为权利义务型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最后,分别对债权人、次债务人、债务人诉讼权利限制的原因和范围作了探讨。 第三部分:代位诉讼的提起。首先,从应然角度对代位诉讼胜诉的条件之一——代位权的成就从四个方面作了详细论述,并对《合同法解释》第11条、第13条作了评析,提出了修改建议。其次,讨论了与管辖有关的问题。认为《合同法解释》第14条规定的代位诉讼管辖性质是一般地域管辖;债权人和次债务人之间不能约定管辖;债务人和次债务人之间的仲裁条款不能阻却债权人提起代位诉讼。最后,对代位诉讼过程中可能形成数诉的具体形态和处理办法进行了分析。 第四部分:代位诉讼的诉讼标的。首先,对诉讼标的理论作了简述,分别对“一个诉讼标的,两个基础法律关系观”、“两上诉讼标的观”、“一 个诉讼标的观”作了介绍和评析。其次,在批判上述诸观点的基础上,结 合我国《合同法解释》的规定和审判的实际过程,从程序公正的角度,大 胆提出了“‘一主一辅’两个诉讼标的观”。 第五部分:代位诉讼判决的既判力。首先,对判决既判力理邮了概 述。其次,对代位诉讼判决的主观范围和客观范围作了探讨。笔者从扩大 代位诉讼定分止争的功能和鞭债权人、债务人、次债务人利益的角度, 主张代位诉讼判决的客观范围应仅限于主诉讼标的,而不应及于辅诉讼标 的;代位诉讼判决的主观范围应扩张及于当事人之外的债务人。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的企业档案网站建设相对薄弱,而北美企业的档案网站建设则相对比较成熟。因此,对北美企业档案网站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企业档案网站建设有所启示。
借助耦合CH4反应动力学模型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计算软件,对某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单个火焰筒的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导致NO_x排放超标的
中国的传统设计观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大举入侵而产生了“千古未有之奇变”。面对西方的“船坚炮利”,近代学者务实地提出“师夷长技”、革命者前赴后继地追求民主、杰出
<正>宁波物流发展有着清晰的定位。按照"物流云基础平台、综合应用平台和专业应用平台三级平台+企业应用"架构开展建设,其目标是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
在江苏检验检疫局工业品检测中心1万多平方米的实验室里,陈列着22枚国内外检测机构授权使用的图章,这是该中心获得的国内外检测机构授权和拥有的资质,也是江苏检验检疫局打造实
会议
21世纪的中华民族文化要想先进不衰,必须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作为实践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的中学文言文教学,如果再沿袭旧的教学模式,将不会带来民族文化的
利用GPS载波相位技术对载体进行定向和定姿的研究为GPS开辟了又一个新的应用领域。本文主要研究了以Motolora VP OEM板作为GPS接收机的姿态测量系统,通过对系统的整体分析和设
<正>民警来信:我是一名刑事侦查人员,性情急躁是我多年来的毛病,为改掉这个毛病,我一直在努力,可收效甚微。在平日的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我还能提醒自己:"别冲动,要冷静理智
期刊
为了更好地理解伤口特征和血迹模式,侦查人员需要研究各种类型的武器及其使用方式。这将有助于重建这些武器在当下案件中可能的使用方式,或者至少可以提供可能的解释,从而验
格什温试图弥合通俗音乐与音乐厅听众的鸿沟,他的《蓝色狂想曲》是爵士乐与交响乐完美结合的产物,使爵士音乐第一次登上了专业音乐的大雅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