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人预测机制的轨道交通行人社会力模型改进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xuyixinsi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行人步行交通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一种基本交通方式,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轨道交通的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站的站厅、通道、站台存在着大量的行人步行。研究轨道交通内行人交通特征,能够有效地提高行人在轨道交通设施的走行效率、保障行人走行安全。因此,行人流研究越来越成为当今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本论文在研究行人微观、宏观特征以及轨道交通行人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行人预测机制的轨道交通行人社会力改进模型,进行行人运动仿真,研究分析轨道交通通道中的行人流特性和设施布局方案。论文遵循“轨道交通行人特征分析---微观行人仿真模型研究---社会力模型算法改进---仿真模型建立与应用”的技术路线,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成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研究行人交通特征,分析轨道交通行人特殊性,为仿真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和参数支持。(2)分析行人微观仿真模型,重点研究社会力模型,得出社会力模型中还存在行人躲避不及时、行人背靠背相互影响、行人隔墙相互影响、行人过度重叠等待改进的问题。通过引入行人预测机制,有效筛选出短期内将会与行人发生冲突的其他行人或障碍物,针对它们进行受力分析,改善行人走行过程中的避让效果。同时,还加入行人行为意图机制、期望速度修正、避免过度重叠机制,对原有社会力模型进行改进。(3)基于MATLAB软件开发行人仿真系统。通过仿真标定了新算法中的七个未知参数,能够更有效的实现行人避让。仿真行人流典型交通现象,如双向行人流自动渠化、出口成拱等现象。与原社会力模型和其他改进模型进行对比,验证本文改进模型可以使行人在速度较快、走行路径较短、路线较平滑的情况下,实现行人间的避让。(4)将仿真模型用于通道实例仿真。选择某地铁换乘站中的一段双向通道进行行人数据采集,同时用编制的仿真软件在相同仿真环境下进行仿真。在行人进入通道时间、位置相同的情况下,对通道内的行人平均走行时间、通道最大密度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仿真结果的有效性。通过仿真所得数据建立了双向通道内速度-流量关系模型,得出相比于线性关系,二者更符合单调递减的二次曲线关系。
其他文献
从近年来的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可以看出,一旦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几乎不可避免要被追究刑责,并且追究范围如今逐渐扩大到事故区域直接责任人、直接管理
期刊
OPC是过程控制软硬件与基于windows平台的应用程序之间的通讯通道,它包含了一系列工业标准规范。OPC服务器利用微软的OLE技术与OPC客户程序进行通讯,并在COM技术的基础上开发
裂缝是沥青路面的一种常见病害。裂缝会降低路面承载能力,影响行车舒适性,加速路面损坏和缩短使用寿命。 目前国内外有关沥青路面疲劳开裂机理的认识是一致的,但有关疲劳开裂
电动汽车要想大规模普及,需要续航里程大幅度提高或区域道路上有充足的公共充电站可供使用。目前来说,考虑到经济和技术方面,短期内大幅度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比较困难,因
沥青材料的温度敏感性导致路面在重复荷载作用下出现永久变形和疲劳破坏。准确预测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分布状况,可以为道路设计提供环境温度参数,保证路面结构在该温度条件下具有
学位
同步辐射光源是用于产生高性能同步辐射光的大型科学装置,光束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光束线是衔接同步辐射源与实验站的重要桥梁,其主要功能是对同步辐射光进行传输以及单色化
断轨是铁路线路的常见故障之一,对行车安全具有很大威胁,特别是对于高速铁路来说,高速运行下的列车不仅因其对钢轨的巨大冲击力而更容易造成断轨,而且如果其因断轨而引发事故
所谓安全执行力,其实简单来说就是组织和员工如何按照既定安全管理规定程序去“做”的能力.安全执行力对于一个企业尤为重要,低下的安全执行力往往会导致隐患增多、事故频发.
期刊
公司想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保持竞争力,需要有紧迫感,进行大胆创新;也要鼓励安全,为员工完美执行安全战略提供支持,或实施安全激励项目.其中的挑战就在于紧迫感和执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