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由综述、研究报告两部分组成。 综述部分介绍了免疫分析发展的历史,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原理和特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标记技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主要类型以及应用于免疫分析的化学发光体系,并对这些化学发光体系近几年在免疫分析中的研究进展以及联用技术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将发光物质或酶标记在抗原或抗体进行反应,发光物质在氧化剂或酶底物的激发下生成激发态中间体,当激发态中间体回到基态时发射光子,通过发光仪测定发光强度,从而确定待测物的浓度。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以其分析方法简便、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标记物的有效期长、无放射性危害、可实现全自动化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被应用于实际当中,开始了免疫化学发光和生物医学的结合研究。成品的仪器和检测手段的改进,更加拓宽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应用领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各种技术如流动注射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电子偶合显像系统等得到了广泛结合。目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发展趋势在于合成新的发光标记物、优化抗体制备和标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报告由四部分组成。前三个研究报告主要是基于酶联免疫双抗夹心化学发光免疫法,以鲁米诺作为发光底物,对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指标、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进行测定。在已包被有抗体的96孔酶标板中加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标准品或待测样本,使之与吸附在固相载体上的特异性抗体反应,孵育后洗涤除去未反应的样品:加入酶(HRP)标记的特异性抗体与β-HCG抗原反应;彻底洗涤后后加入发光底物溶液Luminol/H2O2以及增强剂对碘苯酚溶液反应,用成像技术对人体液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检测。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发光强度值与β-HCG在12.5~400mIU/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mIU/mL。实验中测定了妇女尿液中β-HCG的含量,分析结果与医院的诊断结果一致;第二部分同样利用双抗夹心化学发光免疫法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以及核心抗体包被在聚苯乙烯酶标板上后,加入发光底物溶液Luminol/H2O2反应,用成像技术定性测定了人体血清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以及核心抗体,其结果与ELISA法所得结果一致,对表面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病人血清9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2%;第三部分将单克隆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抗体包被在96孔酶标上,加入金葡菌肠毒素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