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也在不断地壮大自身实力。农村商业银行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它服务于“三农”,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担负着扶持地方小微企业的重任,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不发达,造成农村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种类单一,金融工具创新不足,农村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依然是信贷业务。随着银行业市场的逐步开放,许多海外资金雄厚的商业银行也将目光瞄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农村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贷风险日渐显现,引起了农村商业银行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不良贷款的不断积累是我国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由于农村商业银行在改革过程中部分问题没有彻底得到解决,遗留下了大量的不良贷款,造成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要高于其他商业银行。加强不良贷款管理,构建科学、系统的防范体系,是农村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本文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大背景下,首先介绍了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思路及方法,并对国内外不良贷款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接着对不良贷款相关概念、不良贷款的分类进行简述。在此基础上,本文以Y农村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从商业银行内在脆弱性理论、银行行为理论、贷款风险管理理论等研究的理论基础出发,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得出了Y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基本情况及特征、现行的处置模式和造成的不利影响,通过案例分析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政策管理体制不规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借款对象潜在风险较大等外部环境和信贷资产结构不合理、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不良贷款管理方式落后、信贷员综合素质不高等内部原因,对Y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据此提出完善不良贷款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优化信贷资产结构,降低成本、分散风险,健全信贷管理机制,严格规范地发放每笔贷款,完善不良贷款管理机制,降低Y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损失,提高信贷人员综合素质培养。通过对Y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研究,找出制约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因素,在当前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形势下,能为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管理增加一定理论和实践经验,提高信贷管理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促进信贷资金健康运作,提升竞争力和盈利水平,从而能够更好地立足农村、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