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创新型国家已被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因此,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各类高级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提与基础。大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高层次的教育,培养的大学生是我国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和实践者,是社会各类急需人才的充足后备力量,其中的创新型大学生更是国家参与现代竞争的生力军。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创新人格与职业价值观研究先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背景,首先在分析大学生创新人格特点的基础上,区分出创新型大学生,进而对创新型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特征进行研究,以期提出有效培养创新型大学生的措施和提高创新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通过实证调查分析,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的创新人格具有结构性,其六个子因素分别为:自信敢为、明察善思、乐研好问、洞察远见、爱拼肯干、勤学坚毅。总体而言,男性大学生的创新人格显著高于女生;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创新人格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二年级大学生的创新人格相对于其它三个年级而言最低;不同学科、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办学性质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创新人格总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依次看重职业的生活方式(WL.)、同事关系(As.)、成就(Ac.)、独立性(In.)、经济报酬(ER.)、声誉(Pr.)等;而对工作环境(Su.)、管理(Ma.)、安全性(Se.)、变动性(Va.)等相对不重视。(3)高创新人格组大学生(创新型大学生)与低创新人格组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各因素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4)总体而言,不同性别创新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在经济报酬、生活方式以及成就三个因素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学科创新型大学生在生活方式、经济报酬两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成长环境的创新型大学生在经济报酬、变动性两因素上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创新型大学生两两比较后,仅在个别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办学性质高校、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创新型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各因素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研究主要从高校教育的角度提出了创新型大学生的培养措施以及提高就业能力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