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DM信号的带宽及小数倍频偏盲估计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e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通信质量、通信速度和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是一种高效的多载波调制技术,可以有效对抗多径效应所带来的符号间干扰(Inter-SymbolInterference, ISI);同时由于各个子载波是相互正交的,其频谱是相互重叠的,从而极大节省了频谱资源。由于OFDM技术可以同时解决无线对于带宽效率和抗多径的要求,因此,OFDM技术在通信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无线应用需求的增加,也使得有限的空间频谱资源显得越来越紧张,精确的带宽估计对于无线频谱资源管理尤为重要。本论文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就是OFDM信号的带宽盲估计。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着重分析了基于小波变换的OFDM带宽估计方法,并分析了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基于AR模型(Autoregressive Model)的OFDM带宽估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法提高了低信噪比下带宽的估计性能。OFDM最大的缺点之一就是对频率偏移很敏感,频偏分为整数倍频偏(IntegerFrequency Offset)和小数倍频偏(Fractional Frequency Offset)两部分,整数倍频偏不影响子载波间的正交性,而小数倍频偏不仅会衰减有用信号,而且使得子载波间的正交性遭到破坏,使得系统的性能恶化。因此,本课题重点研究的另一个方向就是OFDM系统中的小数倍频偏盲估计。本课题首先针对最大似然(MaximumLikelihood, ML)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现有的几种ML演进算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频偏估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法在较高信噪比下的估计准确度有了很大的改善。
其他文献
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发展,电路设计的集成度不断提升,芯片的规模越来越大,工作频率也越来越高,片上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集成电路体系结构可以解决基于总线设计的片上系统带来的诸
OFDMA具有频谱利用率高、抗频率选择性衰落等优点,因此已作为核心技术写入了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的标准化协议中。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的设计和小区间干扰(ICI)是影响基于OFDMA
MIMO雷达是受通信界成熟的MIMO技术的启发,而被提出的一个概念。MIMO雷达在发射端和接收端都使用阵列天线,且各天线发射的波形各不相同。由于采用了波形分集技术,所以MIMO雷达能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是由大量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自组织网络,由于其高机动性、灵活性和无线特性,使其在军事和民用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网络生存性
纳米膜Bragg光纤光栅是将纳米材料以各种镀膜技术涂覆到Bragg光纤光栅表面制作而成的镀膜光栅。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结构,其在光学、电学、力学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性质,与光纤光
随着复杂网络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了复杂网络的许多重要的性质:小世界性、无标度性、社团结构等。而复杂网络的基础和核心是信息网络。信息网络是一个边界模糊、层次不清、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随机撒布在监测区域内的传感器节点协作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监测信息的无线网络。现如今其已在军事国防、环境监测、生物医疗、抢险救灾等各个领域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未来的信息战也愈演愈激烈。在现代高技术战争的迫切要求下,扩频通信技术凭借其抗干扰能力强、截获率低、信息隐蔽等优良特性,近些年来成为军事领域的研究热
协作OFDMA系统具有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高边缘吞吐量以及保证边缘用户服务质量等优点,所以成为新一代移动通信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由于多点多用户协作OFDMA系统中基站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