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WFDC1基因在原发性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阐明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FQ-RT-PCR)法检测3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及相应远端正常组织WFDC1基因mRNA的表达,通过统计学分析其表达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WFDC1基因mRNA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0.050±0.026)明显低于远端正常肝组织(0.113±0.040),两者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WFDC1基因mRNA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与血清HBsAg水平有关,合并HBsAg阳性的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水平(0.021±0.014)低于HBsAg阴性HCC组(0.082±0.02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临床分期、AFP及有无肝硬化无关(P>0.05)。结论在伴有或不伴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肝癌组织组织中,WFDC1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相应正常肝组织,因此推测WFDC1基因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有关,可能为潜在的抑癌基因。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WFDC1 /PS20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WFDC1 /PS20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在肝癌发生、侵袭及预后中的生物学意义,有利于进一步探讨肝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和寻找肝癌相关的有效标志物。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30例HCC癌组织及相应远端正常组织中WFDC1/PS20蛋白表达情况,同时采用CD31标记微血管进行肿瘤MVD计数。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显著性水准。统计学分析WFDC1/PS20蛋白表达与MVD及HCC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1.WFDC1/PS20蛋白阳性表达主要见于HCC组织中肿瘤细胞以及远端正常肝组织细胞的胞浆内。30例HCC中,有10例的癌组织中WFDC1/PS20蛋白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33.33℅(10/30); 30例相应远端正常组织中,有19例的肝组织中WFDC1/PS20蛋白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63.33℅(19/30)。HCC肿瘤组织WFDC1/PS20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远端正常组织(P<0.05)。2.在不同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血清AFP水平、有无肝硬化及临床分期(TNM)等亚组之间,WFDC1/PS20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WFDC1/PS20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与血清HBsAg水平有关,合并HBsAg阳性的肝细胞癌(HCC)中WFDC1/PS20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低于HBsAg阴性HCC组(P<0.05)。3.原发性肝癌组织中CD31呈弥漫性、条状或环状阳性表达;肝癌组织中MVD计数均值为(43.72±13.1);而在远端正常组织内染色明显减少,仅汇管区有个别血管染色。肝癌组织中WFDC1/PS20蛋白阳性组中的肿瘤MVD计数(37.81±15.75)明显高于阴性组(25.78±11.93),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MVD与肿瘤大小、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0.05),但与年龄、性别、血清甲胎蛋白(AFP)含量、分期等其它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相关性。结论WFDC1/PS20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下调,可能与肝癌的发生有关;而在HCC组织中,WFDC1/PS20蛋白表达高的肿瘤病灶, CD31表达高,局部血管更丰富,提示WFDC1/PS20可能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因此,推测WFDC1基因可能不是一种典型的抑癌基因,其具体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