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中小学母语教材衔接性比较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xbfx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韩两国向来重视课程和教学的衔接性问题。在相关理论和教育政策的指引之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课程衔接问题,但是,有关教材衔接性的研究却不多见,关于教材衔接性的国际比较研究更加缺乏。本文以中韩两国通行的母语教材为研究对象,梳理、总结中韩两国母语教材在衔接性方面取得的成就,比较各自的优缺点,进而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首先,综述了已有教材衔接性研究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母语教材自身的特点,建构新的母语教材衔接性分析框架;其次,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中韩母语课程标准进行分析,旨在梳理不同学段母语课程在衔接性方面的具体要求,总结其主要特点;第三,结合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立足于新建构的分析框架,针对中韩两国母语教材的衔接性进行具体分析和比较。研究发现:(1)韩国课程标准中,关于不同学段学习目标、内容与方法等要素之间的衔接性并不强。韩国初中课程标准在设定课程目标时,比较笼统,并不区分年级与学段,很难知道哪些目标可以与小学六年级课程目标挂钩。相较之下,中国明确提出了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具体到学习内容、方法等各个领域,其衔接程度比韩国好,大部分领域都实现了深化和扩张的衔接。(2)中国母语教材没有利用好单元名进行衔接,但整体来看,小升初国语教材的衔接性较好。相较之下,韩国母语教材则充分发挥了单元衔接性功能。未来,在编写中韩两国母语教材时,应该注意增加更加多样化的学习活动;适当调整各领域的学习量;教材的编写顺序要和教育课程标准提出的学段内容保持一致;加强与其他领域的交叉学习。
其他文献
叙述交流是叙述学研究的重要部分,它包含着叙述文本外部交流模式以及内部交流模式。叙述文本外部交流主要强调的是作者与读者间的交流,而内部则强调叙述者与受述者、人物与人物之间的交流。叙述外部交流聚焦在真实的作者与读者间,具有不确定性等特征;叙述文本内部交流则聚焦小说文本里叙述者与受述者的互动、人物与人物的对话,更具研究可行性。奈保尔具有互文性的两部小说《模仿者》《米格尔街》采用了较为迥异且各具特色的叙述
气膜孔的加工精度与质量成为保证涡轮叶片可靠性与稳定性的关键,以超短脉冲激光为基础的新型加工技术的出现为高品质气膜孔加工提供了解决方案,为进一步探究超短脉冲激光制备气膜孔的烧蚀机理及微加工工艺,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1)以DD6单晶高温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定点冲击的实验手段,研究了飞秒激光作用下材料的阈值行为,基于烧蚀直径与脉冲能量的关系推算了不同脉冲个数下的能量阈值;并以双温度场模型为基础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Сергей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Есенин)(1895—1925),是20世纪俄罗斯引以为傲的诗人、苏联诗歌的奠基人之一。在他短暂坎坷的一生中,诗人创作出三百多首诗歌,其中以乡村、农民为主题的诗歌占其大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蕴,构成其引人瞩目的乡村书写。国内关于俄罗斯乡村书写的研究主要面向19世纪的经典作家,近年来学界开始关注20世纪中后期的乡村书
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的价值逐步提高,但云计算、cooking等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面临“零隐私”的严峻风险,维护个人信息安全刻不容缓。现有民事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体系分散并且缺乏配套责任规定,传统司法实践中适用“隐私权”“一般人格权”模式也面临着个人信息保护力度不足和法律解释混乱的困境。即将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正在征求意见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虽有个人信息保护的
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英国著名作家安吉拉·卡特和当代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在文学创作和学术交流方面有深刻的联系,石黑一雄在小说创作初期就接受导师卡特的写作指导,包括小说叙事策略和技巧等。毫无疑问,卡特对石黑一雄创作是有一定影响的,他们的师生交往和文学讨论不仅直接呈现在传记、演讲和访谈等事实材料上,也暗含在小说作品中,在叙事和主题方面都能发现卡特对石黑的影响痕迹。结合史料梳理与小说文本的文学分析两种途径,探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及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冰雪运动在中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对冰雪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沈阳体育学院地处东北地区,是辽宁省内唯一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体为主的高等体育院校,探寻如何优化其滑冰课教学,培养冰雪方面全面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本文应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沈阳体育学院滑冰课教学现状入手,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应用多元智能理论
氢化铈由于其高的化学活性与化学潜能,而在活性材料领域中的应用具备极高的潜力,但关于高纯度氢化铈的制备工艺以及其在活性材料领域中应用的性能研究的报道目前还较少。本论文以氢化铈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氢化铈的制备工艺、氢化铈的安定性处理技术、复合活性材料的配制以及复合活性材料的钝化处理四个方面展开研究。本论文在Ar/H2(50 vol%:50vol%)气氛下对金属铈进行氢化处理,从而获得了高纯度的氢化铈
博尔赫斯是阿根廷著名的文学家、批评家和翻译家,他为阿根廷文学乃至整个拉丁美洲文学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他以其饱含灵思、深邃隽永的文字为读者建造了一座座玄妙的文学迷宫。迷宫,除了是一种文学意象、叙事手法,它还是博尔赫斯“感受和生活的方式”,其笔下的迷宫书写呈现出叙事审美与生命哲思的双重意蕴。论文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梳理迷宫在博尔赫斯小说文本中的具体呈现。博尔赫斯对迷宫的书写从具象的空间延伸到了时
氢能具有清洁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等优点,将成为能源行业变革的重要媒介。电解水制氢有望成为制氢的主流工艺,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电解水效率低下,这主要是受限于阳极上发生的析氧反应(OER),从而影响了电解水制氢工艺的发展。因此,寻找合适的析氧催化剂对于电解水的发展尤为重要。研究发现,双金属氢氧化物在电化学领域尤其是析氧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双金属氢氧化物为研究对象,以泡沫镍(NF)为基底,在NF上合
荷兰作家塞斯·诺特博姆(Cees Nooteboom)是欧洲当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五十多年的游历生活使得诺特博姆有着极为丰富的生命经历和人生体验,让他对世界和人类的生存有了深入的观察。他看到战争对人们带来的长久深远的影响,看到人们在现代生活中遭遇到的迷茫和焦虑,看到现代文明对古老历史的侵扰。他对人类的命运投以深切的关注和关怀,逃离意识在他的作品中也多有体现。通过对逃离意识的书写,诺特博姆试图展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