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运用颈椎内窥镜手术系统(Cervical Endoscopic Surgery System,CESSYS)对成人尸体标本行经皮前路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同时进行术后解剖并观测相关指标,探讨该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微创性及相关临床操作要点。方法:选取4具(男女各2具)成人尸体标本作为实验对象,年龄为36~54岁,平均年龄为42岁,分别对C3/4、C4/5、C5/6、C6/7四个间隙共行16次经皮CESSYS前路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手术方法:选定需要手术的间隙,C臂X光机透视下定位,入路同开放手术一致,即为胸锁乳突肌与肩胛舌骨肌、甲状舌骨肌的间隙,用左手食指插入血管鞘与内脏鞘间的间隙,直达椎体前方外侧,并作适当分离,用穿刺导针顺指腹进行穿刺,使得穿刺导针经钩椎关节内侧缘进入椎间盘。放入导丝,取出穿刺针,以导丝为中心作约5mm横行皮肤切口,用号数不同的扩张套管由小到大逐渐沿导丝缓慢旋入,必要时环钻经套管插入并切开纤维环,最后放入工作套管,置入CESSYS内窥镜,直视下用髓核钳进行髓核摘除,操作全过程均在监视器及C型臂X光机动态透视下完成。与此同时,记录手术切口大小、髓核摘除量、手术所需时间、术中C臂X光机透视次数以及观察手术入路邻近有无重要组织结构损伤,包括:颈总动静脉、食管、气管、喉返神经、椎动脉、脊髓、相应神经根等并发症,并总结临床相关手术操作要点。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统计学处理,各组数据以均值±标准差形式表示。结果:1、手术切口大小为(5.60±0.17)mm。2、视野内髓核摘除量为(1.28±0.15)g。3、透视次数为(9±1.15)n。4、手术时间(穿刺时间+髓核摘除时间)为(104±11.41)min。5、并发症:16次手术食管损伤2例,未见颈总动静脉、气管、喉返神经、椎动脉、脊髓、相应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6、手术操作要点:手术须按相关流程进行手术,尤其是必要的C型臂X光机透视。结论:1、经皮CESSYS前路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具有可行性,是微创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之一。2、经皮CESSYS前路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理论上具有微创性。3、经皮CESSYS前路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相对安全,但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有发生副损伤,尤其是损伤食管、气管、脊髓、神经根及椎动脉的可能性。4、经皮CESSYS前路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须遵循相关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