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景观意象是人们对乡村景观的认知过程中,在信仰、思想和感受等多方面形成的一个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景观意境图式。随着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农村产业由第一产业向多元化的产业模式转型,休闲农业景观产业应运而生。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景观的品质和乡村景观的产业价值没有和城市一样同步提升。与此同时,乡村景观的特色正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在逐渐丧失,人们对乡村景观的印象正趋于模糊。乡村意象是乡村风貌的精髓,对提升乡村景观的特色与品质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关于乡村意象在地域乡村专门研究的课题较少。为完善人们对乡村理想环境的追求,探索乡村景观的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对乡村意象的调查分析,试图从意象角度探索人们对乡村的美好想象,研究乡村景观的核心内涵,归纳乡村意象对农业景观的引导作用,为新农村的建设注入鲜活的灵魂。本文运用了实地调研法和实例分析法探讨乡村意象内容,通过实践访谈、问卷的形式总结归纳乡村意象元素,结合优秀案例启示,因地制宜指导实践。研究的主要成果有如下几个方面:(1)总结了乡村意象和休闲农业景观的概念;提出在乡村意象的视角下,影响休闲农业景观的理论;构建意象概念基于环境心理学、景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等多学科理论的知识体系。(2)通过对株洲砖桥乡的实地调查和对居民进行乡村景观意向调查,选择研究地砖桥乡最大的市场目标对象株洲市民为主,定性归纳法和景观元素调查法结合,总结得出乡村意象的要素、特征、成因等结果。(3)提出意象与乡村规划相结合的手法与表达策略:乡村意象与人居环境的重构、与休闲农业产业的结合,以及人文景观造景的手法策略。(4)对国内外案例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获得指导实践的思路与启示。从优秀案例中总结出意象在乡村农业景观中起的优化作用。归纳出强化乡村景观品质的途径,包括产品产业、大地艺术、农业景观、城乡结构改良、人居环境等。(5)以株洲砖桥乡为对象,分析项目所在地的现状条件,突出意象表现形式,以山水田园为主题,乡村文化为线索。进行休闲农业景观规划的实践。规划保持乡村景观原有的风貌,在不破坏历史文化特色的情况下进行传承和创新,实现乡村农业自然风貌的保护和乡村经济增长点的创新,为今后乡村的休闲农业景观规划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与实践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