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照料、看护老年人的需求也愈来愈高。而西方国家更早进入老龄化社会,在社区照顾技能培训和模式探索上有着更多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学习。因此,西方社区照顾主题类文本的翻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翻译实践内容节选自露丝·班纳特(Ruth Bennett)和埃洛伊斯·H·P·基勒弗(Eloise H.P.Killeffer)合著的《老年人社区长期照顾成功案例》第一章的前三小节。该书分享了许多社区照顾的成功案例。本翻译实践所选取的文本是典型的医学文本,属于科技文本翻译,特点是专业术语多,用词较严谨,被动句和长句子较多。这就要求译者要客观、准确地表达和传递原文内容和关键信息。因此,译者采用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指导本翻译实践,着重研究了词汇、句式及语篇的翻译。译者从词义选择和专业术语的角度分析了词汇的翻译;从被动句和长难句的角度分析了句式层面的翻译;从逻辑衔接和文化衔接角度分析语篇层面的翻译,力求向读者更好的传递原文的交际信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肩负了两国文化的传递的任务。本书的翻译就是为了把社区照顾的思想以及具体的发展经验传播到中国,让中国更加重视老龄化、也可以对西方的一些做法参考借鉴,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同时,译者也希望本翻译实践能给后续研究带来一些启发,为今后同类文本的翻译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