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的对策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_cs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信用担保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解决了融资困难,其自身体系也不断完善,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文在论述国外主要担保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学者的担保理论研究,全面系统的分析我国信用担保机制的现状与特征,即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我国信用担保业已经初具规模,基本建立起了信用担保的法律体系,形成了行业共同发展了良好社会平台。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我国信用担保机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主要问题是我国的信用担保业缺乏完善的体系建设,再担保机构长期缺位,现有的信用担保机构缺少完善的资金补偿机制和风险分散机制。另外,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配套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银行和信用担保机构共担风险的良好机制。本文第三部分通过借鉴美国、日本和意大利的信用担保经验,得出对我国有益的启示。   文章研究认为,要完善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就要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同时完善配套制度,健全信用担保体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鼓励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和互助担保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开展多元化的担保业务,实现各类信用担保机构合理分工;第二,建立再担保机制,充分认识再担保机构在我国信用担保体系中的作用,提出了再担保机构的具体建立办法,从而形成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切实减少担保风险;第三,完善信用担保机构的资会补偿机制和风险分散机制,推动信用担保业的持续发展。   最后,本文提出大力发展信用担保的配套机制,丰要是指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监管制度,建立明确的监管机构,加快银行服务创新,发展地区性的中小金融机构,改革银行与担保机构的合作方式,帮助信用担保机构分散风险,加大政府的推进力度,提高政府对信用担保机构的支持度,政府要加快出台有利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财政和税收政策,加大担保基金的投入,同时促进礼会信用体系的完善。
其他文献
作为影响上市公司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控制权收益,国内外学者围绕大股东利用控制权获取控制权收益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些年,众多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
在席卷全球的并购浪潮推动下,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参与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手段。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域之一,长三角是我国引进外资最早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长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革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已日渐完善。尽管如此,由于中国统计体系发展还不够健全,相关的法规制度不够完善,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仍然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
国际金融中心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并早在中世纪已在人类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不断发挥它的影响力。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构建自己的国际金融中心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国民经济增长迅速,然而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却出现了不一致,并且差距日渐悬殊。而90年代正是FDI大规模涌入中国的时期,FDI作为开放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