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微乳剂的研究与开发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cus2316a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农药品种研制和生产投资的风险越来越大,市场开发的周期越来越长,加上有害生物抗药性的发展迅速,因此,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研究和开发农药新剂型,特别是发展农药水性化制剂是当务之急。本文重点介绍了农药新剂型——微乳剂的研究和开发。 1、研制开发出4只较为新颖的微乳剂:30%阿维菌素·毒死蜱微乳剂、20%氟磷脲·毒死蜱微乳剂、 30%三唑磷·氟磷脲微乳剂、3.5%吡虫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 2、绘制了不同条件下30%阿维菌素·毒死蜱微乳体系的拟三元相图,讨论不同因素对微乳区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采用复合表面活性剂,不仅可以提高制剂中农药有效成分的含量,而且是降低表面活性剂用量最为有效的途径。(2)随着醇碳链的增加,醇对微乳区影响较大;(3)首次对多元醇进行相图研究,发现当醇超过一定量时,因黏度过大,制剂不能透明;(4)温度、油相含量增加对相图影响不大,微乳区无明显差别。 3、运用拟三元相图,对微乳液形成热力学进行了定量研究,得出结论:(1)助表面活性剂醇碳链的增长、体系温度的升高皆导致微乳液形成过程△G的绝对值增大,有利于微乳液形成;微乳液形成过程标准焓变△H=0,为无热效应过程,△G是由醇分子的混乱度△S决定的;(2)分析了微乳形成和破坏的边界上其吉布斯自由能、焓值和熵值的变化情况;(3)首次得出表面活性剂相对分子量越大,越不利于微乳液形成。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