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缩短极化码的MLC Nand Flash差错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09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存储技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Flash应用非易失存储技术,使存储更可靠,并且其具有低能耗、抗震动、高性能、低成本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数码产品中。然而,随着工艺的升级,单层单元存储(Single Level Cell,SLC)技术已逐渐发展到存储密度更大的多层单元存储(Multi Level Cell,MLC)技术和三层单元存储(Trinary Level Cell,TLC)技术。Nand Flash的存储密度逐渐增大,存储过程中数据的出错概率变大,因此Nand Flash对差错控制(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ng,ECC)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ECC方案通常应用BCH码,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码或两者的组合作为纠错码,然而这些纠错码要么纠错能力受限,要么具有长译码延迟,使得其无法满足Nand Flash的差错控制需求。因此寻找新的差错控制技术成为Nand Flash的重中之重。极化码是编码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可以实现任意二进制输入离散无记忆信道的信道容量,且具有编码速率灵活和编译码复杂度低等优势,它可以应用于未来的Nand Flash差错控制领域。极化码的标准码长决定其不能直接适用于任意页容量的Flash,为了使极化码适用于任意页容量的Flash,需要设计一种长度兼容的极化码编译码方案。本文重点研究长度兼容的缩短极化码编译码方案,并提出优化缩短极化码的构造方案,继而采用删减图样构造出一系列适用MLC Nand Flash纠错的高码率缩短极化码码字。其中,优化缩短码方案首先通过比特翻转重排序的方式得到基本删减图样,进而选择具有更低信道容量的冻结比特组成优化删减图样,使得到的删减比特全为冻结比特,可以显著提高码字的纠错性能。接着本文研究减少极化码译码时延的方法。提出的时延减少方案采用递归信道合并的方法,来构造多位比特同时译码的并行译码信道,从而有效的减少了极化码译码时延。且极化码时延减少算法能更好的应用于MLC Nand Flash差错控制中,提高MLC Nand Flash系统的传输速率。然后根据MLC单元错误的不对称性,本文研究一种针对MLC Nand Flash的不等错误保护(Unequal Error Protection,UEP)方案。最后,通过系统仿真与分析充分验证所构造缩短极化码码字及所提出编码、译码算法应用于MLC Nand Flash纠错领域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其他文献
巨噬细胞是重要的免疫细胞,具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功能,能吞噬凋亡细胞和侵入体内的细菌,形成吞噬体。巨噬细胞在创伤愈合、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疾病预防和治疗等方面起着举
伴随着无线网络的迅猛发展,无线网络规划及优化将是各个电信运营商面临的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巨大挑战,而基站选址又是无线网络规划及优化的关键环节。随着移动用户数量的不断增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是各种数据量的暴增,而大量数据如何进行稳定快速并且安全的传输已经成为了当今研究的热点。伴随着各种嵌入式技术的发展,安全千兆以太网的设计形式
3GPP LTE-Advanced作为长期演进技术(LTE)的增强,达到了更高的技术需求,它可以提供高带宽、高速率,减少时延及运营成本;也可以实现一个能够支持多种接入技术、基于全IP的分组
图像作为一种常用的信息载体,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图像在采集与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界噪声的污染。被污染后的图像,不仅影响人们的视觉体验,还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日益重要,利用人体的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识别的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指横纹特征具有用户专有性和稳定性,是一种新兴的生物
在海事智能监控领域,船舶跟踪是获取船舶运动轨迹、速度等运动参数的第一步,内河背景下的各种噪声如光线、水波等都会影响船舶跟踪的准确性,对本文而言,也是进行摄像机标定的
低碳、节能和绿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通信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标志,能耗问题日渐突出。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WDM)光网络能够提供巨大的带宽,已在骨干
近年来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PKI技术作为互联网安全的基石,面临着很多不足。当使用PKI作为安全载体时,需要对数字证书一系列复杂的操作,这样
摘要:在无线通信网络用户和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推动之下,MIMO无线通信技术应运而生,并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利用多天线技术所带来的方便与快捷。MIMO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