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旅游业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产业之一,是刺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但由于旅游业发展与经济、环境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给经济、环境带来一定的正面影响作用时,也可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损耗和污染等。同时,经济、环境同样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因此,正确理解旅游业与经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作用机制,对地区制定旅游业与经济、环境的协调及可持续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本文以庆阳市为例,基于计量分析方法与模型,来研究分析庆阳市的旅游业发展与经济、环境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在对旅游业与经济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中,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分析表明:庆阳市的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双向的相互促进耦合关系,仅存在单向的促进作用,即经济增长显著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业发展并没有对经济增长具有有效的促进作用,而是表现出一定的消极影响作用。(2)在旅游业与环境的耦合关系研究中,通过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同样发现,旅游业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没有双向的相互促进耦合关系,而是存在单向的促进作用,即旅游业发展对环境污染具有较强的正向促进效应,加快了污染物的排放,而环境污染的代价并没有很好的促进旅游业发展。(3)通过计量分析模型的检验,验证了该地区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旅游业发展没能有效促进和带动经济的增长。通过进一步的传导机制分析得出,旅游业发展与各传导机制变量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不但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的消极影响,它还通过其他的间接传导因素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价格水平、科技创新、人力资本投入、开放程度等方面。(4)通过计量分析模型得出,庆阳市旅游业发展促进了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增大了环境污染,对环境有一定的消极影响。通过进一步的传导机制分析得出,旅游业发展不但直接促进了污染物的排放,没有有效促进环境的良性发展,还通过一些其他的间接传导因素对环境产生非良性影响和作用。其中人力资本投入、科技投入及制度环境因素都在旅游业发展中对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消极影响,环境政策因素在旅游业发展中对环境有一定积极改善作用,但这种作用比较微弱。(5)以庆阳市为主体的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必须正视旅游业与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旅游经济效益,重视品牌打造与旅游市场的开拓,加强旅游教育与人才培养,重视科技创新、进行智慧旅游建设,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转变旅游业经济发展方式等有效措施,实现旅游业与经济、环境的协调及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