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社团社会公信力评估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社团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科技社团社会公信力不足已经成为阻碍其前进的重大障碍。当前及时进行科技社团社会公信力评估研究,探究科技社团社会公信力不足的深层原因,有利于引导科技社团改善经营管理,增强整体竞争实力。 本文第一章首先从产权经济学、资源依赖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探讨了科技社团社会公信力评估的理论依据;其次分别从科技社团外部的政策制度与社会心理环境、内部建设状况探析了其社会公信力的影响因素,为科技社团社会公信力的评估提供了客观现实依据;再次从科技社团组织属性特点的角度分析了科技社团社会公信力评估的特征,进而为科技社团社会公信力的评估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章探析了科技社团社会公信力评估的方式与方法。通过对政府评估、协作评估和民间评估三种评估方式的特征分析,提出协作评估是当前较为适合我国科技社团社会公信力评估的方式,而自我评估也是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评估方式;通过对现有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的评估方法的分析,提出科技社团社会公信力评估指标构建的方法、评估实施的方法,以及评估数据获取的方法。 第三章首先对科技社团社会公信力评估进行了价值考量,提出科技社团社会公信力评估更侧重其公共价值的创造;其次,基于APC评估理论,对科技社团社会公信力评估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基础条件”、“组织管理与能力建设”、“业务活动与工作绩效”、“社会影响”四大维度构建了科技社团社会公信力评估指标体系,确定了指标的权重和评分的标准,并针对评估的环境建设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期望能对今后评估工作的开展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现当代西方的意向性研究呈现出两大走向。以分析哲学和认知科学等为基础的英美心灵哲学沿着不同于传统和现象学意向性理论的路径,不仅创新了自己的话语体系和言说方式,而且在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在论述人的发展的三阶段理论时,明确提出了作为马克思学说核心与灵魂的“自由个性”思想。对这一思想的研究,不仅是把握马克思主义学
科技资源是科技进步的物质基础,是构成“第一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科技进步离不开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近年国家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力度,科技资源投入不足的状况在
在技术活动总体中,工程技术活动是最广泛的、最具现实性的、最能直接体现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技术实践方式。工程技术活动是在工程技术知识的指导和支持下实施的,关于怎样认识,怎样
本文基于辩证的科学逻辑下,克服前人对知识分子公共性危机问题片面、静止与孤立的理解,丰富完善对知识分子公共性危机问题的理论研究。并以当代全新的视角,挖掘当代中国知识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通过分析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而反思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中华传统文化当前的基本精神和与文化全球化时代所产生的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