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96-123区块位于大情字井油田三维工区的东南部,构造上处于大情字井油田向斜构造的东坡,属于低孔超低渗的复杂岩性油藏区块。随着注水开发的进行,该油藏区块暴露出许多问题,如储量损失、主力油层水淹、层间矛盾突出、储集砂体认识不清等。为解决研究区面临的诸多问题,此论文主要做了沉积特征和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为后期油田实施CO2驱总体开发方案奠定地质基础。首先进行岩心、测井界面的识别,结合前人分层数据,对原来小层进行了单砂体级的细分,将其与超短期旋回对应,综合划分出28个单砂体级超短期旋回层序。掌握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后,结合泥岩色值、碎屑岩成熟度和重矿资料,确定了研究区物源主要来自西南方向。青一段时期,湖盆处于扩张的沉积环境,研究区块内发育了水进条件下的破坏性三角洲沉积砂体,在详细观察描述区块内和附近取心井的岩心的基础上,结合测录井资料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主要发育了三角洲前缘亚相,并细分为河口沙坝、前缘沙坝、滨外沙坝、沙席、坝(席)间湾等微相类型。而后又综合砂体和相带展布特征,建立了青一段水进破坏性三角洲的沉积模式,绘制了四砂组时期沉积演化图,明确了研究区青一段的沉积特征与演化规律。最后选取典型取心井岩心资料和测井资料,将其标准化处理,使得测井资料真正反映地层信息,并根据典型的标准化后测井曲线(GR和AC)建立储层物性计算模型,计算了研究区的孔渗物性。应用统计学原理对孔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选取有效的评价参数对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进行分析评价,绘制反映平面非均质性的孔渗分布图,并分析了砂体微相类型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综合分析认为,黑96-123区块青一段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本论文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学为理论指导,在充分消化、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原有小层进行单砂体级的精细划分,并结合岩心、测井、录井、分析化验资料对研究区青一段沉积相微相展布特征及沉积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最后主要根据测井资料对青一段宏观非均质性详细分析,这些研究工作为后期部署CO2驱总体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