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效应实证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gool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亦称上市,是股份有限公司在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帮助下,第一次在公开股票市场向公众投资者发行股票的行为。股份有限公司在成功上市后,通过资本市场获得巨额融资,为其业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进而保持了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经历了二十多年发展后,中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愈发走向成熟,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司希望通过IPO突破融资瓶颈实现发展的更上一层楼。然而,在我国规模最为庞大的中小型企业,其中大多数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达到主板或是中小板的上市条件。2009年10月30日,在原有主板、中小板市场的基础上,中国借鉴美国纳斯达克解决中小高科技企业融资瓶颈的经验,推出了中国的纳斯达克——创业板,为中小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的渠道,截至2011年年底,已经有281家公司在创业板上市,这些企业从资本市场上募集到了渴望已久的发展资金。从逻辑上来说,企业在上市后往往能通过运用募集资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经营业绩实现大幅提升。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们对上市公司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发现了三种奇怪的现象:IPO之后的经营业绩下滑(Underperformance)、 IPO抑价(Underpricing)和IPO的热销市场(Hot Issue Markets)。其中较为代表性的是Jain和Kini在1994年发表了《The Post-Issue OperatingPerformance of IPO Firms》的文章,提出了“IPO效应”的概念——企业在上市后普遍存在着经营业绩下滑的现象。随着国外学术界对此效应的研究,国内学术界对主板、中小板市场的IPO效应都已进行研究并得到验证,例如唐仕顺(2006)发表的《我国上市公司IPO效应》以及范志敏(2009)发表的《中小企业板整体上存在IPO效应》。纵观海内外,IPO效应既存在于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又存在于相对新兴的中国资本市场。那么,究竟在我国刚推出不久的创业板,是否也同样存在着IPO效应?本文结合我国创业板发展的历史及制度环境,运用业绩综合衡量得分函数,验证了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后的业绩存在显著下滑,接着基于杜邦分析法分析上市前若干财务比率变化与上市后业绩下滑的关系,发现代表公司上市前经营业绩的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以及总资产周转率增长程度越大,上市后公司业绩下滑越明显。最后,根据结论提出有助于规范创业板拟上市公司IPO行为的相关建议。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近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迅速增加,2013年3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03.61万亿元,突破100万亿大关,M2与GDP之比达到200%,经济的货币化现象严重。虽然,货币量巨额增加,但是我国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发展战略和监管制度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全球银行业发展战略模式发生变化的转折点。2010年欧债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正经历
目的:通过对已完成正畸治疗的牙周病病例分析,探讨牙周病正畸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18例临床已完成正畸治疗的病例,对其牙周组织健康状况和正畸治疗后咬合关系及面貌改观进行回顾
我国有着丰富的旅游业资源,巨大的旅游客源市场。因此,为了制定更为合理、高效的旅游业相关政策,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的旅游市场进行充分的研究。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影
针对现有数据降维算法不能同时利用标记样本和无标记样本的问题,提出一种半监督局部保留投影降维方法。定义类间相似度和类内相似度,同时最大化类间分离度、最小化类内分离度,保持样本总体结构和局部结构,从而提高数据降维的效果。在人工数据集、UCI数据库和Olivetti人脸库中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识别率较高。
针对T-RBAC在权限控制及职责分离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模型。新模型简化T-RBAC模型的任务分类,为任务加入任务上下文及任务状态属性,使权限的授予与任务上下文、任务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