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择明代诗话对梅尧臣诗歌的批评,主要考察明代诗话对梅尧臣诗歌的批评情况,以明代诗论、诗话及诗文别集为研究的文献基础。在研究体例上,本文采取古典文学批评相结合的研究体例,既注重对梅尧臣诗歌批评的统一和释读,又强调诗文批评理论的适用和阐释。根据宋诗在明代诗坛的整体背景,结合明代诗话的理论意识,研究梅尧臣诗歌的批评范例,呈现出当时诗坛的理论特征和批评观念。选择有代表性的诗话文本或文集,按照批评家、诗学流派与理论文本的结合模式,以动、静结合的探究视角,考虑明代思想、哲学、文献方面的横向背景,逐步对梅尧臣诗歌批评的纵向演变进行追本溯源,意在实现融会贯通的梅尧臣诗歌研究。论文引言介绍“明代诗话对梅尧臣诗歌的批评”的研究现状与理论依据,以及“明代诗话对梅尧臣诗歌的批评”的文献基础与整体结构。这是本文的重要前提,也是前期的工作准备和研究基础,能够在学术思维上界准论文选题的诗话倾向和批评程度。按照明代诗话的结构特征,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重点实现对梅尧臣诗歌批评的资料整合,体现其体系性、结构性的学术方法。综合明代梅尧臣诗歌研究的基本资料,提供撰写正文的整体思路和批评倾向,保证选题的合理性、科学性。选择相符合的诗话内容,聚焦当时的批评倾向和接受意识,重新思考诗坛的宋诗背景的批评话语,揭示明代诗话对梅尧臣诗歌的批评特征。论文正文按照明代诗学发展的结构顺序,采取以批评家或批评文本为中心的叙述模式,针对当时的诗话文献资料进行问题研究,重新梳理明代诗话对梅尧臣诗歌的批评。在写作方式上,本文根据明代诗话对梅尧臣诗歌的批评特点,以具体批评或著述活动的表现方式为研究依据而展开结构论述,意在实现对“由明入清”梅尧臣研究的诗学理论和思想观念的完整再现。首先,选择“崇唐抑宋”、“背唐宗宋”、“客观审视”的诗话批评倾向研究梅尧臣诗歌在诗坛话语中的接受情况;其次,选择宋诗和梅尧臣诗歌的共同特征及明代诗论、诗评、诗法的综合探讨。本文将正文部分具体落实到四种模块,即明代诗话的理论概述与时代主题;“崇唐抑宋”倾向的诗歌批评;“背唐宗宋”倾向的诗歌批评;“客观审视”倾向的诗歌批评。按照明代诗话的具体特征,而重点探究梅尧臣诗歌在当时的研究情况和接受程度,梳理出明清诗坛相承一系的批评意识。论文结语回顾全文,指出明代诗话对梅尧臣诗歌的批评尚处尚未开拓的领域,值得关注的学术问题和理论观念十分丰富,尚可在序跋、版本、诗文创作等角度进行综合研究。本文选择明代诗话对梅尧臣诗歌的批评,意在实现对“由明入清”梅尧臣研究的诗学理论和思想观念的重点彰显,以点带面地突显宋诗在明代“举世宗唐”氛围中的华丽转型。故而,明代诗话对梅尧臣诗歌的批评价值,既是综合明、清诗坛话语的学术体系,也是复现唐、宋诗学较量的个体案例,显然验证出明代梅尧臣研究程度具有丰富的学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