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微环境与5-氮杂胞苷诱导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心肌分化能力评价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e521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当心肌组织受损,成纤维细胞可以很快形成瘢痕组织,而心肌细胞再生能力有限,严重影响心肌组织的结构稳定性及心脏的正常功能。心肌组织工程的理想种子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s)有多向分化潜能,可向成脂、成骨、成心肌等分化,并且具有取材方便,伦理限制较少,增殖速率高等优点。目前将ADMSCs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方法多为化学试剂诱导。由于化学试剂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在基础研究和临床中的应用,寻找安全有效的诱导方法是心肌细胞治疗和心肌组织工程的重要条件。目的探讨体内、外心肌微环境与体外5-氮杂胞苷(5-aza)诱导AD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作用差异,为进一步开展细胞治疗心肌疾患提供实验参考。方法1.取小鼠腹股沟的皮下脂肪组织,分离培养ADMSCs,流式细胞术对其表面标记检测;分别用成骨、成脂诱导剂诱导,并使用茜素红与油红O鉴定ADMSCs多向分化能力。2.取小鼠乳鼠的心脏组织,分离培养心肌细胞。3.选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第3代ADMSCs分为:5-aza体外诱导组、体外与心肌细胞共培养组和ADMSCs心肌内移植组,体外诱导以及体内移植1~3周后,检测ADMSCs的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cTnT)的免疫荧光表达。结果1.小鼠ADMSCs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标记CD29,不表达造血干细胞标记CD45;且具有成脂、成骨的分化能力。2.三种诱导方法ADMSCs均表达cTnT:5-aza诱导组3周表达率(32.65±3.79)%,心肌细胞共培养组3周表达率(36.31±5.12)%,心肌内移植组1周表达率(42.93±4.04)%,3周表达率(78.43±1.32)%;心肌内移植组1周及3周较5-aza诱导组和心肌细胞共培养组3周均具有更高的分化效率(P<0.05)。结论ADMSCs在体外经5-aza化学诱导可分化为心肌样细胞,但分化效率明显低于ADMSCs体外与心肌细胞共培养及体内移植两种心肌微环境诱导的分化效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拮抗过氧化氢(H2O2)所致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凋亡及相关机制分析方法:将成骨细胞MC3T3-E1细胞随机分为A组(正常组)、B组(过氧化氢组)、C组(过氧化氢+黄芪甲苷干预组),D组(过氧化氢+黄芪甲苷+LY294002组)。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V和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同时采Western-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 AIF, cyto-C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