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的转型升级,社会家庭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逐渐向小型化方向转变,以家庭成员开展养老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大多数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需要,以机构养老为典型代表的社会养老模式供给服务数量和水平严重滞后。如何选择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模式来解决今后社会养老问题成为当前养老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为基本方法,通过调查福州市的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现状,概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的几种主要的供给模式,运用福利多元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等,对居家养老中各种供给模式的优劣及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制约发展的影响因素,对比各种模式的适用条件及优化方向,对福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及供给模式提出优化策略,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养老政策和规划的制定以及福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参考。本文整体结构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整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以及特色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界定了社区、居家养老、供给等概念的内涵,并介绍了善治理论、需求层次理论、社会保障理论等相关研究理论基础;第三部分运用系统的比较分析方法,从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居家养老服务的人员,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居家养老经费的来源,居家养老运行的效果等5个方面对现有供给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各供给模式的优劣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存的在困难和原因;第四部分评述了国内外运行较为顺畅的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对其主要经验进行分析,并从中得出改进居家养老服务的启示;第五部分基于福州市实际,提出最符合福州情况的一种供给模式,即“社区+社会组织”供给模式,并在深化养老服务认知、明确主体职责定位、构建一体化协作机制、完善评估方式、推进供需平衡等五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促进福州市居家养老服务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