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观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近年来受到了教育领域的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战略主题中提到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现了国家对生命教育的高度重视。大学生是国家最富朝气和最具创新能力的群体,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针对当前一些大学生存在的伤害生命、漠视生命、精神空虚、价值虚无的现实,开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对于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的生命意识,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立足于社会现实,在关注当前部分大学生漠视生命、虚度生命现象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梳理了当前国内外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现状,提出了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内涵,并从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理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和教育社会学角度对开展生命观教育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以河北省高校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法,选取河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开展了调查研究,在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当前大学生生命观发展态势整体良好,但也不能忽视部分大学生生命观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生存能力较差、生命意义有所迷失、生命价值取向出现偏差、抗挫折能力不强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针对大学生生命观存在的问题,文章从生命观教育理念滞后、教育内容单调、教育载体单一、教育资源整合不利等方面对其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根据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要在正确生命观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完善生命观教育内容,拓展生命观教育有效载体,整合生命观教育资源,多管齐下,切实提高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生命的健康、和谐发展。 生命观教育归根结底属于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关系到大学生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本文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新视角,对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进行研究和探索,力求提高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对策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