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银和聚酰亚胺/镍复合纳米管的制备、形貌调控及性能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s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新技术领域的蓬勃发展,聚酰亚胺材料因其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和介电性能等而备受青睐,聚酰亚胺基体材料的功能化已发展为各国科研工作者的热点课题。聚酰亚胺/金属复合纳米管作为一种三维纳米材料,可以将纳米管良好的表面效应和尺寸效应与聚酰亚胺材料及金属材料优异的性能充分结合起来,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本课题采用两步法合成聚酰亚胺,以同轴静电纺丝法与直接离子交换还原法或者化学镀法结合,成功制备了聚酰亚胺/银和聚酰亚胺/镍复合纳米管。分别对复合纳米管的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通过对制备条件的控制,实现了形貌调控和性能优化。通过同轴静电纺丝、离子交换还原、去芯和环化过程制备了聚酰亚胺/银复合纳米管。改变内外层纺丝液的固含量及推进量等纺丝参数及操作次序,成功实现了对复合纳米管的形貌调控,可制备的复合纳米管内径范围为200~700 nm,外径为300~1000 nm。研究了离子交换还原条件对复合纳米管表面银粒子的粒径、形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以DMAB(二甲基氨硼烷)为还原剂在低于40℃的温度下对Ag+进行还原,才能得到表面银层均匀管状形貌良好的复合纳米管,随着交换还原次数的增加,复合纳米管表面的银含量会不断增加,其导电性也会逐渐增强。通过SEM、TEM以及FTIR等表征结果证明了复合纳米管的形貌和结构,XRD和XPS结果说明纳米管的银层是以单质银的形式包覆在表面。对聚酰亚胺/银复合纳米管的光催化降解和缓释性能进行研究,复合纳米管在可见光照下对亚甲基蓝进行光催化降解,降解率在240 min后可达92.7%,重复10次后降解率仍然可以维持在90%左右。管状的结构使其对于α-淀粉酶具有缓释性能,且纳米管内径越大,释药率越大。通过同轴静电纺丝、表面刻蚀、钯活性中心的形成、化学镀镍等过程制备了聚酰亚胺/镍复合纳米管,并对制备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1 M的KOH溶液中处理6 min后刻蚀效果最好,在45℃条件下化学镀6 min后能够获得形貌良好、结构完整、镀层均匀致密的导电复合纳米纤维膜。通过SEM、TEM、FTIR、XRD、TG等手段分别对聚酰亚胺/镍复合纳米管的形貌、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聚酰亚胺/镍复合纳米管对α-淀粉酶的缓释作用,并与聚酰亚胺/银复合纳米管进行对比。
其他文献
摘要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但是农业主产区的农业产业化进程相对落后,很难适应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的要求。要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认识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农业主产区;农业产业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中图分类号 F321.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2-0294-
2006年8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于2006年2月签署的涉及废除棉花补贴的新贸易法案生效,标志着美国棉花补贴被正式废除。美国商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2005年,不包括联邦保险的美国棉花补
中国保险业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仍处于朝阳行业,虽然在中国市场上保险概念由来己久,但是从整个行业的前景来看,仍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与开发潜能。在保险市场中,面对国家对保险业的重视,百姓逐渐对保险理念的认可,众多保险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市场中。随着众多保险公司的激烈竞争,CL保险公司若要在保险市场中继续占据保险业的领头地位,不改变无创新是不可能的。一如既往传统化的销售模式已无法适应现如今网络数据化
介绍试片断电法的原理,采用两块不同规格的试片进行实验,对CIPS检测仪延迟时间的选取进行分析,得出最佳的延迟时间为100—250ms,所测得的试片断电电位达到稳定状态,可以反映埋地钢
结合武广客运专线桥梁设计,包括设计技术标准、桥跨结构设计、下部结构设计以及3类代表性的特殊桥梁结构,详细介绍3种特殊桥梁结构类型,包括它们的结构尺寸、细部构造、施工方法
我们普通老百姓在投资理财时怎样才能合理避税?哪些理财产品能够免缴个人所得税?从风险和收益等方面考虑,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呢?理财专家为大家整理了以下六大妙招。
辽宁沿海有大型药用底栖海藻84种,其中蓝藻门1种,红藻门45种,褐藻门22种,绿藻门14种。对这些海藻的药用功能、分布区域和生物量做了介绍.并对海藻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目的:探讨动态肺顺应性(Cdyn)指导的个体化设置最适呼气末正压(PEEP)对机器人辅助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40例,年龄6
自然界中的植物经过漫长生存竞争的进化和选择,对其特定的功能而言,植物系统宏观与微观结构几乎已经达到人为设计无法比拟的最佳状态,生长在沿海多风地带的棕榈科植物王棕,其柔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正在全面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并积极推进以发展装配式建筑为重点的新型建筑工业化。然而就我国目前的装配式结构推广情况看,现有的大部分梁柱节点构造复杂、现场临时钢管支撑用量大,严重阻碍了其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因此,为加快推进我国的建筑工业化进程,研发适应我国国情,构造简单高效、施工可行高的新型连接节点迫在眉睫。本文依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装配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