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山汞矿区的自然汞、冶炼汞及化工厂排放汞在国内都具有代表性。矿山废弃物和汞元素其特有的生物积累效应,对周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给当地的生态系统及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本研究以万山矿区水稻田土壤为材料,针对汞对土壤中微生物的毒性效应进行比较研究。由于万山汞矿区水稻田土壤的汞含量过高,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造成水稻田土壤和矿渣中微生物总量下降,水稻田土壤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数量分别只是对照土壤的11.88%、7.69%和15.27%,各类群对汞的敏感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放线菌>细菌>真菌。此外,万山汞矿区汞的污染明显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在高汞的土壤环境下,汞污染对土壤中参与氮素转化的细菌生理类群影响最为明显,其次为参与碳素(如纤维素分解)转化和分解的微生物生理类群,即硝化细菌>自生固氮菌>氨化细菌>好气性纤维分解菌。说明重金属汞的污染对土壤微生物区系有显著的抑制效应,万山汞矿区土壤的汞污染十分严重。反应敏感的放线菌的数量变化基本上可以作为土壤汞污染的一个生态指标。另外,共从土壤中分离得到68株细菌,最低耐汞能力为0.1mg/L,5mg/L以上的有12株,其中革兰氏阳性的细菌较多,细菌多为杆状,兼氧性的耐性偏高,最高的耐汞量达到24mg/L。通过质粒检测,发现7株带有质粒,质粒的检出率为58.3%,带有质粒的菌株普遍的比不带质粒的偏高,说明质粒存在对于菌株的耐汞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万山稻田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能将Hg2+转化成甲基汞的细菌DT。经过HgCl2的驯化培养,菌株DT最高耐Hg2+25mg/L。温度、PH值和盐度等因素会影响汞的微生物甲基化作用,研究表明,在高汞环境下会延缓菌株的生长期,低汞环境下能刺激细菌的生长;甲基汞的生成量是随着温度和菌株生长量的变化而升高或降低的,PH为5.0时汞的甲基化量达到最大;高盐度的状态会促进脱甲基化作用。在Hg2+浓度为10mg/L、PH 5.0、0.5%盐度的培养基中,35℃培养时菌株DT转化甲基汞的量最高。本文为进一步研究菌株DT转化甲基汞机制提供了基础资料,从而为微生物参与汞循环的过程提供依据。这对了解汞在微生物体中的存在形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