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世界优秀羽毛球混合双打运动员之间近一年共19场46局比赛中前三拍技战术运用和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并运用SPSS软件将统计获得的具体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主要就混合双打运动员在前三拍的技战术运用特征以及前三拍技战术运用与每回合胜负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其技战术运用的规律和特点,研究结论如下: 1、发球区域方面,世界优秀羽毛球混合双打运动在发球区域的选择上差别显著。从总体上看,运动员发前场区频次明显的要高于发后场区频次,主要以发前场1区为主,其次是发前场5区追身球,发前场2区的频次最少。 2、发球区域的不同与每回合比赛得失分之间关系密切。提高发球的稳定性、增加发球区域的变化性势必会提高比赛得分的可能性,也可以为发球方在第二拍接发球和第三拍上的得分创造更多的机会。 3、不同的发球区域对第二拍接发球和第三拍所产生的效果差别显著。在发后场3和4区时,接发球优势效果最明显;而发球区域在前场2区和5区时,接发球劣势效果最明显;当发球区域在2区时,第三拍效果争取优势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4、世界优秀羽毛球混合双打运动员在接发球区域的选择上差别显著。前场和中前场区域是第二拍创造进攻的主要区域。各种接发球技术的使用中主要以搓放网前球技术为主,其次网前推扑球技术,此两类技术的使用效果要优于其他接发球技术的使用。其中使用技术最少的是抽球技术。 5、不同接发球技术使用频次与每回合比赛得失分之间关系密切。压制性技术运用次数越多或所采用的技术能使对手陷入被动局面的次数越多,则该方在每回合对抗中得分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6、当今世界优秀羽毛球混合双打运动员接发球效果以优势为主,运动员依靠发球而直接得分的可能性很小。当接发球处于优势时,第三拍效果以劣势情况居多且失分率最高。相反,第三拍效果则以优势为主且得分率最高。 7、第三拍击球技术的使用效果与每回合比赛胜负之间关系密切。世界优秀羽毛球混合双打运动员在第三拍处于被动防守为主,第三拍技术使用次数最多的为挑球技术,其次是挡网和平抽球技术,高远球技术使用次数最少。在防守时,挡网和平抽球技术相比挑球技术产生的效果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