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感情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r906646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各高校开展的各种高等教育活动的曾经主要参与者,高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感情是反映高等教育办学和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高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感情研究能为高校提升办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加毕业生对母校的积极情感提供一定的帮助。本研究在进行了大量访谈的基础上,借鉴学校认同研究和学校归属感研究,编制了高校毕业生对母校感情的调查问卷。在较大范围内调查了不同类型高校的不同特征的毕业生对母校感情的现状,并进一步挖掘了影响其对母校感情的因素,最后提出了促使他们对母校产生积极情感的建议。通过对571位高校毕业生进行施测,再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合访谈得出如下结论:(1)高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感情整体较好,在性别、年龄、毕业时长、专业、职业性质和职位这五个人口统计学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学历和学校类型这两个变量上差异显著,同时,在性别和毕业时长两个变量的交互作用下差异显著。(2)影响高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感情因素有:教师因素、母校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因素、物质和精神文化建设因素、个人经历因素。高校毕业生与其对母校在教师、母校对个人发展的影响、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条件四个变量上的评价都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其中,高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感情与母校对个人发展的影响评价相关最强。高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感情与其对母校评价间的回归模型为:高校毕业生母校感情=0.132教师评价+0.425母校对个人发展影响评价+0.077精神文化建设评价+0.12物质条件评价。高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感情与其在母校的如下经历:母校所学专业是否是志愿报考、学习成绩总体排名、是否是学生干部、是否经常参加社团活动、是否享受过资助和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是否与母校所学专业对口、毕业后是否收到过参加学校活动的邀请、得到过学校(包括校友)的帮助、是否经常参加校友会组织的活动,存在显著相关。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认为高校应从提高教师水平和素养,注重学生的发展,加强学校物质和精神文化建设,重视毕业生校友工作等几个方面着手,加深高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感情。
其他文献
为了满足生活和审美需求,荣昌的劳动人民就地取材并将其用于手工制作,创造了兼具审美与实用价值的荣昌陶器,使荣昌安富一直以来享有“陶都”的美誉称号,并与江苏的宜兴、广东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渔业作为天津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发展具有天津特色的
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东部沿海12个省市2012年区域物流与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处于中下发展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利用2007-
每一个将要毕业的大学生都要面临人生重大问题即职业选择。随着延迟5年退休政策的颁布,社会职位空缺数量大幅减少,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反映大学生在学习和
目的检测SLE患者血清中抗染色质抗体(anti-chromatin antibody,AchA)水平,评价其在SLE诊断和病情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SLE患者154例,疾病对照组155例(类风湿关节炎46例,干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个人终端设备的普及应用,促成了传播媒介的新变革,标志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在以互联网为支撑的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社会传媒与社会个体之间真正
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一种特殊的办学模式,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产物,是社会主义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
20世纪70年代以来,作为对"经济学帝国主义"入侵的一种回应,信任问题逐渐成为西方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西方经济社会学家,或者在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
如何检测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项建设性投入所产生的效果,如何准确把握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改革方向,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有利于保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