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鹧鸪天》词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lizhaoxin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鹧鸪天》是宋词中著名的词调之一,最早出现在宋初,经过晏几道的创作,在南渡和南宋前期达到创作的高峰,南宋末元初衰落。对这一词调的梳理和相关词作的分析,有利于整体把握,并且丰富词调史的研究内容,在词学上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参照相关词调论文和专著,利用词集、词选、词话、全宋词等专业书籍,作为基础性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文献研究和图表统计相结合等方法,着重分析了703首《鹧鸪天》词的填制历程、题材类型和艺术特征等,揭示出这一词调在宋代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本论文主要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择此词调的原因、相关的词调研究状况以及本人词调研究的具体内容。第一章《鹧鸪天》词调溯源。通过对《鹧鸪天》词调本事溯源、《鹧鸪天》异名问题考证、首篇篇目的探讨,了解《鹧鸪天》词的最初面貌。第二章《鹧鸪天》词谱、用韵、声情研究。从词谱格律、用韵统计、声情探讨进行论述。通过这一具体的研究,对《鹧鸪天》词调在正体之外还有两体、格律分布发展状况、用韵分析与统计、声情特色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第三章《鹧鸪天》词的创制历程及经典化。本小节按照时期,分为北宋时期、南渡时期、南宋时期。在对每一时期词的创作历程中,除词人、词作数量统计之外,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词作进行分析,从而看出此词调经典化的发展脉络和呈现出的特征。第四章《鹧鸪天》词的题材和艺术特征。通过列表格的方式,清楚地展现每种题材占据的数量,进而探讨《鹧鸪天》词的主题倾向。结合词话和语言学的知识,系统研究写词过程中具体的章法、句法、字法、修辞等,进而把握《鹧鸪天》词独具特色的艺术特征。第五章《鹧鸪天》词的传播与接受。通过对《鹧鸪天》词传播途径、传播方式、接受过程的探讨。附录部分主要是按照《全宋词》中《鹧鸪天》词的先后顺序,按照时间列出具体的词人、词作。
其他文献
拥有上百年历史的芬欧汇川集团(UPM)是世界最大的森林工业集团之一,世界领先的印刷用纸生产商,同时也是杂志纸产品的行业领先者.集团在16个国家建有生产企业,销售网络更是遍
本试验用二甲脂和富马酸2种抗菌药,采用4种不同试验方法对常见病原菌进行了抑菌和杀菌试验,二甲脂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巴氏杆菌、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
多色胶印机的操作人员都有体会,印版的更换和调整是一项烦琐费时的工作.近年来印刷业务向低印数、短周期、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多色胶印机上安装和校正印版费时过多必将严重影
当前人民币连续贬值是否意味着资本正在流出中国?目前尚难定论。但对商业银行来说却意味着巨大商机——如果人民币不再延续单边升值,以往蛰伏不动的跨境财富管理需求将迎来爆发
报纸
1996年,国务院颁布"质量振兴纲要",原机械部也提出了"打好质量翻身战役"的实施计划.要求到2000年产品质量达到如下目标:一是全国机电产品75%按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
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我国包装印刷工业取得了飞速发展。据30个省、市、自治区统计,目前全国有印刷企业18万余家,其中从事包装印刷的企业就有34980家,占整个印刷工业的20%左右
一、地图印刷复制工艺流程的演变近年来,数字制图技术与电子出版技术的结合,使地图印刷出版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地图印刷中传统的模拟生产方式逐渐被现代数字化生产模式取代,
目前,我国部分地方种猪出现种质资源消退、保护现状岌岌可危等问题。但要保护好各类猪种,光靠消极地保护猪种资源是远远不够的。保护猪种资源,更重要的是要让它在实际生产中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