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鹧鸪天》是宋词中著名的词调之一,最早出现在宋初,经过晏几道的创作,在南渡和南宋前期达到创作的高峰,南宋末元初衰落。对这一词调的梳理和相关词作的分析,有利于整体把握,并且丰富词调史的研究内容,在词学上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参照相关词调论文和专著,利用词集、词选、词话、全宋词等专业书籍,作为基础性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文献研究和图表统计相结合等方法,着重分析了703首《鹧鸪天》词的填制历程、题材类型和艺术特征等,揭示出这一词调在宋代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本论文主要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择此词调的原因、相关的词调研究状况以及本人词调研究的具体内容。第一章《鹧鸪天》词调溯源。通过对《鹧鸪天》词调本事溯源、《鹧鸪天》异名问题考证、首篇篇目的探讨,了解《鹧鸪天》词的最初面貌。第二章《鹧鸪天》词谱、用韵、声情研究。从词谱格律、用韵统计、声情探讨进行论述。通过这一具体的研究,对《鹧鸪天》词调在正体之外还有两体、格律分布发展状况、用韵分析与统计、声情特色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第三章《鹧鸪天》词的创制历程及经典化。本小节按照时期,分为北宋时期、南渡时期、南宋时期。在对每一时期词的创作历程中,除词人、词作数量统计之外,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词作进行分析,从而看出此词调经典化的发展脉络和呈现出的特征。第四章《鹧鸪天》词的题材和艺术特征。通过列表格的方式,清楚地展现每种题材占据的数量,进而探讨《鹧鸪天》词的主题倾向。结合词话和语言学的知识,系统研究写词过程中具体的章法、句法、字法、修辞等,进而把握《鹧鸪天》词独具特色的艺术特征。第五章《鹧鸪天》词的传播与接受。通过对《鹧鸪天》词传播途径、传播方式、接受过程的探讨。附录部分主要是按照《全宋词》中《鹧鸪天》词的先后顺序,按照时间列出具体的词人、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