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距离对弓网电弧特性及滑板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d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气化列车的不断提速,受电弓滑板/接触线的摩擦副组合所面临的工作环境越来越严峻。一方面弓网之问的电弧放电会对列车上的电器和受流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另一方面受电弓滑板的载流摩擦磨损会降低材料的使用寿命,造成资源浪费。因此,本文采用环-块式载流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弓网之间的电弧特性以及滑板磨损行为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得到了如下结论:(1)试验中测量了纯碳滑板的振动加速度,发现滑板沿着法向相对接触线不断地发生近似正弦规律的振动,但不同的循环振动幅值略有变化。平均离线距离随法向载荷的增大而减小,随滑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电弧放电功率随着平均离线距离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输入电压为9V的情况下,当离线距离为216μm时电弧发生起弧现象,当离线距离为445μm时,电弧开始熄灭;当离线距离较小时,放电形式为电火花放电,随着离线距离的增大逐渐变为短弧放电和长弧放电,当离线距离过大时主要以短弧放电为主;随着平均离线距离的增大,平均单次电弧放电能量和单位里程的放电时间都出现了先快速增大后逐渐趋于平稳的趋势,且两者同时在平均离线距离为500μm左右时达到峰值。(2)分别使用纯碳滑板和浸金属碳滑板进行载流摩擦磨损试验,在相同工况下纯碳滑板的离线距离一直大于浸金属碳滑板,但是相比法向载荷,材料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较小:两种材料的磨损率都随着试验时间的增大逐渐变大,随着平均离线距离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浸金属碳具有更好的耐磨性。两种材料的摩擦系数都随着平均离线距离和试验时间的增大逐渐减小,相同工况下,浸金属碳滑板的摩擦系数更小;两种材料在单位时间内释放的电弧能量都随试验时间的增大逐渐缓慢增大,随平均离线距离的增大出现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纯碳滑板更容易发生电弧放电现象;随着平均离线距离的增大,两种滑板材料的电弧烧蚀现象均越来越严重,但是过大的离线距离都会出现电弧侵蚀减弱的现象。纯碳滑板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烧蚀坑、裂纹和掉块现象,而浸金属碳滑板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材料剥落、烧蚀麻点和犁沟现象。(3)当外部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变化后,纯碳滑板的电弧放电现象和磨损情况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滑板磨损率随着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的增大逐渐增大,且变化速度很快,滑板磨损率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大逐渐增大,但变化速度相对较为缓慢;摩擦系数随着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的增大逐渐减小,且变化速度较快,摩擦系数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大逐渐减小,但是变化速度较慢;输入的电弧能量大小不同,电弧放电形式也不同,电弧能量越大则电弧放电现象越明显。
其他文献
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涉及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图形学、现代医学、人机心理学和机械设计等领域相关知识。随着计算
摘 要:在大坝水利工程里面,一个处于基础地位有着重要作用的技术,那就是灌浆技术,对于大坝来说是决定大坝是否能够实际应用起到重要作用。灌浆技术我们在平时的打地基的时候或者加固地基的时候都可以看见,那是应用在房屋方面,还有应用在建造大桥等等都离不开它的身影。特别是在大坝的防渗能力方面,灌浆技术显得无比重要。在大坝水利这一块,因为大坝建造的首要标准那就是防渗漏,再一个就是坚固性能,这两个方面的特殊性就使
压电陶瓷执行器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及科学研究中。然而,由于压电材料的迟滞特性,压电执行器的输入电压与相应的位移相应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因此,应用中的非线性补偿就
高效课堂是近几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从理论上说,在高效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然而,理论与实际往往
期刊
凸轮机构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机械、仪器和机电一体化操控设备,特别是在发动机的配气机构中,凸轮传动更是具备高精度运动控制的优势。然而凸轮—从动件属于典型的高副接触,容易磨损,其润滑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凸轮机构的使用寿命。摩擦润滑领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理论上已经证实凸轮—从动件的润滑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瞬态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并对真实凸轮的润滑油膜作了大量的数值计算与仿真,但是通过实验方法观测凸轮润滑油膜的较少
目的 比较尿激酶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病人分为尿激酶组(26例)和阿替普酶组(38例),比较所有病人溶栓后疗效及两组
本文将元胞自动机方法引入激光加工领域,对激光切割金属厚板和激光立体成形进行研究,包括工艺机理、模拟计算以及几何轮廓尺寸预测等。激光切割数值模拟研究中,实现熔融液体流动
课题来自于德国库卡公司委托我校共同设计的CV9汽车车身焊接项目,是国外著名机器人焊接厂商与上海大学在车身焊接领域的首度合作。 为了提高整个焊接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随着半导体激光器日益广泛的应用,对激光光束质量的评价越来越重要,而激光光束远场发散角是评价激光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它不但能反映远距离传输时的激光发散特性,而且能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