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丛刺结合调神针法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临床疗效的观察,并与西药硫辛酸、甲钴胺相比较,探索此疗法对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两组受试者均予以相同的基础治疗。此外,治疗组予以针刺:(1)头针:百会、情感区(2)体针:疼痛部位丛刺。针刺得气之后,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对照组予以(1)甲钴胺片0.5mg,3次/d 口服(2)硫辛酸,600mg 1次/d静点。7日为一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治疗前及2个疗程结束后分别记录两组受试者如下指标: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NCV)、简式McGill疼痛量表、踝肱指数、IDA评分,以及肝肾功、血尿常规等安全性指标。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1)治疗组与对照组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MNCV及SNCV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p<0.05),但两组治疗后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受试者McGill疼痛积分水平均比治疗前下降(p<0.01),但治疗组疗效更为显著(p<0.05)。(3)治疗组受试者踝肱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组IDA评分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1),对照组IDA评分水平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4.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治疗过程中未观测到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血尿常规等安全性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结论:(1)丛刺结合调神针法与西药硫辛酸、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均有疗效。(2)丛刺结合调神针法相对于硫辛酸、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