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给全球生态环境的质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事故在世界各国中的频频发生,环境污染范围的日益广泛,促使了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更激发了公众有关环境信息需求的不断增长。为解决环境问题、满足公众需求,环境知情权逐渐成为当前公众高度关注的权利之一,引导着各国政府积极的采取多项措施对其予以保障。纵观全球,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与地区均出台了不少律法条文来维护环境知情权,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环境知情权法律保障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对于实现、保障环境知情权起着重要作用,有力的维护了公众人身及财产安全,促进了政府环境行政能力的提高。随着社会法制进程的推进和公众环境信息需求的增强,我国在环境知情权法律保障方面出台了多项律法条文,使环境监测、环境信息公开、环境保护公众参与以及环境知情权义务主体追责等重要制度逐渐形成,初步构建起了相应的法律保障机制。但近年来,环境群性与突发性事件的出现,暴露了公众在环境信息获悉方面的不及时与不准确,使我们看到了环境知情权保护工作的不足与环境知情权法律保障机制运行的缺陷,这不仅对国家政府形象造成了严重的损坏,更对社会安定局面埋下了潜在隐患。因此,对环境知情权而言,加深其理论研究、加大其保护力度、完善其法律保障机制是社会的需要,更是公众的需求。2014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正式确立了环境知情权的法律地位,为环境知情权法律保障机制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新机遇。本文基于以上背景,运用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环境知情权法律保障机制的理论与实践展开研究探讨。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将环境知情权、知情权、环境权三者进行比较,了解环境知情权的构成要件,形成对环境知情权的基本认知。然后对环境知情权法律保障机制的定义及功能进行分析,论证该项机制的重要作用;第二部分通过对我国环境知情权法律保障机制中的环境监测、环境信息公开、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环境知情权义务主体追责等制度的介绍,发现已有制度中的不足和整体机制的缺失。并对当前该机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环境知情权法律保障机制进行考察,以期为我国环境知情权法律保障机制的完善提供借鉴;第四部分从细节与整体的角度着手,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和国外经验,切实提出多项措施来完善已有制度、弥补整体机制,从而推动我国环境知情权法律保障机制向更加科学高效的方面发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