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下半年开始的金融海啸,更加凸显了转变经济模式的重要性,而供应链的生产模式正是该转变的集中体现。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 SCF)是当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灵活而具竞争力的新业务,是企业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多流合一,银企互利共赢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事实表明,供应链融资与定制化的授信额度已成为国际性银行流动资金贷款领域最重要的两个业务增长点。商业银行基于自身的信息优势和能力优势,对贷款项目进行评估和选择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的筛选功能。这个过程的实质是商业银行发现企业和产品价值以决定信贷配给的过程,也是商业银行对风险自主定价和科学管理的过程。中小企业由于抵押资产不足、信息不透明,在很大程度上将被配给出信贷市场。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迫使商业银行挖掘中小企业市场,供应链金融正是提供了一个契机。鉴于此,本文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下问题进行了回顾和思考:1、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和运作机理是什么?它对传统信贷配给的突破作用表现在哪里?2、商业银行为什么在供应链金融创新下要改进筛选机制?新的筛选机制着眼点在哪里?本文借鉴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结合供应链金融运作机理研究,探索供应链金融前后银行筛选机制的改进。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供应链金融相关理论做了详细的综述并阐明了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概念,其中,重点对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进行识别。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挖掘供应链金融的特点,揭示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机理,从而为全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首先基于META通路的供应链核心企业识别选择模型,结合供应链管理绩效水平等选择相应指标,并利用模糊评价方法和层次分析法为银行设计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筛选机制,以实现银行筛选机制从单一企业到供应链的转变。然后,从隐含担保和利率入手,通过隐含担保范围和利率的确定,深入研究新的筛选机制对企业的筛选作用以及对信贷配给的缓解作用。第三部分对我国供应链金融开展情况做一总结,并对本文筛选机制的可行性作进一步分析和建议。本文对商业银行建立全面的、可行的供应链金融管理决策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合信贷配给、横向监督、战略联盟和供应链绩效评价等的相关知识,建立了更为完善的企业和项目筛选机制,改善了中小企业信贷配给情况。对于加强银行风险管理,提高银行信用资产的运作效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