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是封闭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型中外汇管理的重点,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贸易自由化呈强劲飙升势头,从而进一步对放松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转型升级的不断加强,中国融入全球经济和金融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增加,涉外经济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一步增强。然而,经常项目的完全可兑换,虽然便利了正常的对外经贸往来,但同时也可能成为非法资金进入境内的途径之一,从而给基层经常项目外汇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已有的经常项目外汇管理理论进行梳理,并重点对经常项目外汇管理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研究,结合理论与我国外汇管理实践,阐明了实施经常项目外汇管理的必要性、经常项目外汇监管的内涵、目标及基本原则,并对国内外相关理论进行总结。回顾我国经常项目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总结现行经常项目外汇管理的基本框架,进而通过对比改革实施后带给监管工作的变化,分析基层外汇经常项目外汇管理工作中需要面对的挑战。回顾经常项目外汇管理历史沿革,是为了在目前已经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的情况下,继续分析和判断经济发展形势,探索新时期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方式。进而以数据为支撑,通过梳理新常态下经常项目资金流动特点,从宏观角度分析当前开展相关监测工作的难点,提出应对建议。在新常态背景下,跨境资金进一步趋于均衡,经历了由单边流入向双向波动,且双向波动特点更加明显。此外,随着经常项目改革不断推向深入,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提高,外汇管理方式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由于上述原因,经常项目外汇监管存在一些难点,比如流动方向难以识别,短期波动可能家具,流动渠道更加复杂等。在分析定西市经常项目外汇业务情况的基础上,对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个人外汇业务的日常监管方法进行梳理总结,指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以日常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为基础,从业务的对公和对私两个方面提出完善定西经常项目非现场监管的设想。从对公业务来看,提出有必要针对从事进出口和服务贸易交易的企业主体,对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一体化监测方式方法进行初步探索。从对私业务来看,有必要依托个人外汇业务监管系统,将个人跨境资金(含跨境人民币)统一按照跨境收入、跨境支出、外币汇兑三个环节进行监管,从重点主体角度入手对个人外汇业务开展监管。本文根据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提出提高经常项目外汇业务非现场监管有效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