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的婚姻从全无禁例开始,逐渐加繁禁忌,直至形成具体的禁婚制度,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程。本文从历史变迁的角度对禁婚制度的发展脉络做一个全面的阐述。禁婚制度最初起源于年龄和辈分,而后发展至血缘乃至后世更多的禁忌。“殷人婚姻,不隔同姓”,最初古人对同姓为婚并无限制,自周以来人们开始有了“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说法,西周时期,始创同姓不婚之制。西周的婚姻制度彰显礼的精神,遵循宗法原则,维护古代社会男尊女卑的家庭关系,奠定了中国古代禁婚制度的基础。古代禁婚制度源于礼,禁以令,裁以法,经过历史沿革逐渐建立了同姓不婚、良贱不婚、亲属不婚、居丧不婚等具体的制度。然而,律令的不断完善和民间事实情况的反差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对法律条文与社会现实状况间的矛盾产生的原因及在当时的表现进行分析。总之,通过对禁婚制度的起源、发展演变等进行阐述,使我们对古代禁婚制度的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把握。同时,通过事实上禁婚制度与律令之间的对比,更深刻直观的展现出中国古代禁婚制度的面貌。